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吃酸菜魚、泡麪等致胃癌?未證實直接相關

吃酸菜魚、泡麪等致胃癌?未證實直接相關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胃癌發現時多爲中晚期,越來越多發生在胃食道交界處

吃酸菜魚、泡麪等致胃癌?未證實直接相關

微信圈中一則“酸菜魚100%致胃癌,因酸菜中含大量亞硝酸鹽”的傳聞近來甚囂塵上,而考生吃兩個月泡麪後查出胃癌晚期、女性誤食所塗的口紅會引起胃癌等說法也熱鬧得很。吃什麼和胃癌關係密切?專家認爲,個案不足以說明相關性,但胃癌的發生也與飲食、生活方式相關,要預防和早發現胃癌,提倡普通人羣50歲以上每三年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高危人羣應從45歲開始。

各種傳聞只是個案,不代表直接相關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胃癌42萬人,因胃癌死亡28萬人,是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北京大學臨牀腫瘤學院院長、北京腫瘤醫院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季加孚教授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吃泡麪、酸菜魚後發現胃癌等案例,都是一些個案,現在並沒有任何直接相關試驗能證實吃泡麪、酸菜魚、口紅可以致胃癌。但是,如果吃的是發了黴的酸菜,塗的是砒霜口紅,或者每天半夜吃飯,不僅可能得胃癌,也可能得其他病。所以說,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結構有問題、飲食不規律,可能會得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中包括腫瘤。因此,現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方式,這是預防疾病包括癌症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新趨勢:胃食道交界處癌越來越多

季加孚指出,儘管全球胃癌發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中國一直穩居癌症前三。從胃癌發病部位上,中國胃食道交界處癌上升得很快,約佔1/5,日、韓僅有約5%的胃癌發生在胃食道交界處。

他認爲,中國胃癌發病部位的變化,主要是飲食結構、衛生條件改變的結果,遠端胃癌減少了,胃食道交界處癌相對增加。“胃食道交界處癌與遺傳背景是有密切關係的。”季加孚表示,胃食道癌即像食道癌又像胃癌。在西方,該部位的病變與反流性食道炎密切相關,與肥胖也有一定關係。

胃食道交界處是一個特別的位置,該部位的癌症得瀰漫性胃癌的比例高,一般發現時已是晚期。“無論是早期還是晚期都是比較困難的。因爲該部位空間狹窄,左是脾,右是肝,上是膈肌,血管的分佈是立體的,手術難度非常大,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中晚期胃癌治療化療仍是主要手段

北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臨牀腫瘤學院副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沈琳教授對記者表示,目前胃癌治療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是手術治療;第二是化療,包括化學藥物和靶向藥物;第三是放療,即放射治療。

不過,我國大多數胃癌患者發現胃癌時,已到中晚期,發生了轉移。化療仍然是轉移性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靶向治療可能在傳統化療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晚期胃癌的療效。目前胃癌有個比較確定的靶點——HER-2基因,大概1/10的胃癌患者是由於HER-2基因的擴增導致腫瘤發生。因此只要將該基因阻斷,腫瘤就不會增大。另一方面,化療的手段在不斷增加,除了氟尿嘧啶類和順鉑這兩大類藥物,傳統的蒽環類藥物,但副反應較大。而紫杉類藥物是近年來化療藥的研究新成果,包括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如泰索帝。

至於備受外界關注的生物治療,沈琳表示,其在晚期胃癌病人治療方面目前還沒有證據,距離臨牀實踐還有比較長的時間。

專家提醒

高危人羣45歲起、普通人羣50歲起做胃、腸鏡

季加孚指出,日本和韓國胃癌早期診斷率很高,是因爲他們會進行胃鏡檢查。而在中國,很多病人,甚至包括很多醫生,第一次做胃鏡和腸鏡就是他們得病的時候。因此,45歲以上的胃癌高危人羣,常規體檢外須做胃、腸鏡,每三年一次,那麼當發現病變時就還是早期;普通人羣可從50歲開始每三年做一次。

相關鏈接

胃癌高危人羣

1.家族中曾有人患過胃癌;

2.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3.患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者;

4.有胃息肉或做過胃部手術的人;

5.長期喜食醃製品及高鹽食物,並有胃部不適症狀者;

6.長期吸菸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