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醫學專家:霾致癌還需研究證實 20年後也難確定

醫學專家:霾致癌還需研究證實 20年後也難確定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空氣中的霾真的會導致癌症(惡性腫瘤)嗎?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向記者表示,最近幾年,國內開展了不少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都沒有明確的結論。他很認同鍾南山的說法,即灰霾和腫瘤或癌症發病率的關係尚不明晰,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醫學專家:霾致癌還需研究證實 20年後也難確定

“霾的成分以及這些成分與人體健康的關係,都很複雜。而且,癌症的潛伏期比較長,要證實其與霾的關係,需要較長時間的觀測和研究。”他說。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副主任陳萬青指出,霧霾裏確實含有致癌物質,癌症的發生需要一定的致癌物的積累,它與霾的關係肯定是有的。“但是,這關係到底有多大,在病因裏佔多大比例,目前難以判定,還需要研究,因爲癌症的發生是綜合因素的影響。”

不過,霾和肺癌的關係相對較“明晰”。2013年,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一項評估報告指出,大氣污染會引發肺癌,接觸顆粒物和大氣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風險越大。

潘小川指出,世衛組織報告中所說的引發肺癌的物質主要是細微顆粒物,即PM2.5。“但PM2.5只是霾的一部分,不能簡單地將兩者畫等號。”他強調,報告依據的是國外研究數據,國內目前仍沒有科學研究證據來證實該說法。

據瞭解,目前我國還未開展過肺癌等癌症病因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很多病因學研究甚至採用的都是國外調查數據。”潘小川說。

陳萬青和潘小川建議,要通過衛生部門、環保部門等多部門的合作,完善現有的霧霾監測體系,對腫瘤和霧霾的監測進行統籌,所獲得的監測數據和已有資料,應該共同分享,合作研究。

“如果現在不收集好數據,也許十年或二十年後,對於霾是否致癌,我們仍沒有一個結論。”陳萬青說。

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霾是否致癌是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既不能誇大霧霾的危害,造成恐慌,也不能估計不足,導致危害擴大。建議加快對霧霾的研究,客觀、科學地認識其危害性。”全國人大代表、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研究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包景嶺表示,“科學的事須科學對待!”

包景嶺分析,從表象上看,癌症特別是肺癌發病率的上升,與霧霾有一定關係,但是這個“關係”具體還不明確,缺乏科學支撐。“霧霾裏的一些物質具有致癌性,但有致癌性並不一定就能導致癌症,這需要長時間的科學論證。”他說。

“鍾南山說的話是對的。”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則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霾對健康確實有影響,但腫瘤的多發,有多少是由霾所引起和加重的,目前很難說清楚,需要大量的觀測、調查和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在科學研究還未完成、科學結論還未得出之前,兩位代表委員建議:全社會要做好預防工作。“在空氣重污染情況下,要有應急預案和對策。”包景嶺給出了具體建議,兒童和老人應避免戶外活動,學校要停止戶外體育課和運動競賽等,成年人要儘量減少與室外空氣的接觸。“關閉門窗,用溼毛巾多擦兩遍地板和桌子,甚至牆壁,這樣可以使它們更好地吸附室內空氣中的塵霾,很管用。”他說。

“現在,衛生部門和環保部門對環境健康都很重視,國務院也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對霧霾的治理力度都在加強。”高吉喜說。環保部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全社會努力,去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的年均濃度平均下降了11.1%,京津冀地區則下降了12.3%。

“我們應該對霧霾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談霾色變,人心惶惶,要做好個人預防。”高吉喜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