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中醫養生 > 太溪穴在哪裏?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太溪穴在哪裏?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3.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溪穴在哪裏

太溪穴在哪裏?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出處

《靈樞·本輸》:“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

穴名解析

太,大也。溪,溪流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本穴物質爲然谷穴傳來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後,冷降水液形成了較爲寬大的淺溪,故名。大溪名意與此穴同。

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於內踝後緣與跟腱前緣的中間,與內踝尖平齊處取穴。

簡易取法

由足內踝尖往後推至凹陷處(大約當內踝尖與跟腱間之中點)即是本穴。

穴位解剖

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後肌腱、趾長屈肌腱與跟腱、跖肌腱之間、趾長屈肌。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支分佈。皮下組織內的淺靜脈向前歸流大隱靜脈,向後歸流小隱靜脈。跟腱前方及兩側脂肪組織較發達。脛神經和脛後動脈體表投影的下點則在內踝和跟腱之間,神經在動脈的後方。脛骨後肌、趾長屈肌肌腱均受脛神經支配。

功用

益腎滋陰,培土生金。

主治

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陽痿,小便頻數,腎炎,膀胱炎,遺精,遺尿。

2、呼吸系統疾病:氣喘,胸痛,咯血,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

3、五官科系統疾病: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鳴。

4、運動系統疾病: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下肢癱瘓,足跟痛,腰肌勞損

5、其它:消渴,失眠,健忘,月經不調,心內膜炎,神經衰弱,乳腺炎,膈肌痙攣。

穴位配伍

配然谷穴主治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配腎俞穴治腎脹;配支溝穴、然谷穴治心痛如錐刺。

操作方法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2、深刺透崑崙穴,局部酸脹,麻電感向足底擴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鍼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腎炎,膀胱炎,月經不調,遺精,遺尿,牙痛,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鳴,肺氣腫,咳嗽,喘息,神經衰弱,腰痛,下肢癱瘓,足跟痛,急救,熱病後四肢厥冷,心內膜炎,胸膜炎,乳腺炎,膈肌痙攣,嘔吐,便祕等。

穴位養生

一是按摩這個穴位,有清熱生氣的作用;二是長期按壓此穴,能夠益腎、清熱、健腰膝、調節內臟,並且對腎炎、膀胱炎、歸經不調、遺尿、遺精、神經衰弱、腰痛、足底疼痛等病症具有一定的調節和緩解作用;三是通過刮按這個穴位,還能夠有效治療女性子宮話疾患;四是經常按揉這個穴位,對於咽喉腫痛、耳鳴、失眠,脫髮、齒痛、氣喘、胸悶、咯虹、健忘等症狀,也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調理作用。

在取穴的時候,要正坐垂足,擡起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膝蓋上;用另一側的手輕握腳,四指放在腳背上,大拇指彎曲,從上往下刮按,有脹痛感。(注意,不要用力過度,尤其孕婦更要特別小心用力),左右腳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刮按l~3分鐘。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