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預防癌症 從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預防癌症 從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腫瘤的發生60%是遺傳和環境因素,40%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的。面對暫時難以改變的遺傳和環境因素,人們更需“自求多福”。

預防癌症 從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把癌症定義爲慢性疾病,世界各國的腫瘤專家們也普遍認爲,腫瘤發生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這就意味着與很多疾病一樣,癌症也是可以預防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曾在《腫瘤內科治療的歷史和發展方向》一文中提到,“多數腫瘤由於早期缺乏特異性的症狀,所以就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而這之前的潛伏期約爲8—20年,有的甚至可以長達30—40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通過幾千例病人的分析發現,雲南箇舊錫礦礦工從下礦到發生肺鱗癌的時間大概爲31—32年。在這樣漫長的過程中,如果通過有效的措施在人羣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祛除不良的環境和職業因素,可以降低某些腫瘤的發生率。”

預防癌症控制吸菸飲酒

北京市衛計委公佈的2013年度健康白皮書顯示,北京市男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中肺癌居第一位,女性癌症新發病例中肺癌居第二位。

肺癌發病的增加不僅與人口老齡化、城市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環境污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關,而且吸菸也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菸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菸者的10—20倍,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機率越高。此外,吸菸不僅直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還對周圍人羣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導致被動吸菸者肺癌患病率明顯增加。

“在中國肺癌發生率高,更加可能的原因是與極高的男性吸菸率有關。”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博士、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內科劉醫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癌症發生率的確和生活方式有關。其中最顯著的是菸酒。吸菸顯著提高肺癌、咽喉癌、食道癌、鼻癌、胰腺癌、膀胱癌發生率。酒則會提高食道癌、胃癌、肝癌的發生率。”

“通過有效地戒菸和改善環境,北美和北歐肺癌發病率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已經開始下降。”石遠凱表示。

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

“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後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體重近10公斤,吃得太油膩已經成爲各種慢性病高發的罪魁禍首!”在一次“油膩與健康”專家研討會上,營養學家、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曄的發言,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贊同。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中國腫瘤基因組協作聯盟祕書長呂有勇表示:“腫瘤的發生60%是遺傳和環境因素,40%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的。人生在世幾十年,這種生活習慣日積月累,最後就會促進某些疾病的發生。原則上講,包括腫瘤在內的慢性病與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和高鹽的飲食有關。食物結構中紅肉的比率越高,得癌症的風險可能越大。高溫油炸的飲食習慣和過熱的食物都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研究表明,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除了導致消化不良以外,還容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腦梗塞等疾病。而有些癌症,如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和“油大”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呂有勇向科技日報記者進一步解釋說:“老虎和豹子的小腸長度是身長的兩倍,所以它們吃生肉可以很快消化排便。牛羊的小腸長度是身長的20倍,所以吃了草之後還得反芻才能消化。而人的小腸長度是身長的12倍,就應該以穀物、瓜果蔬菜爲主要食物來源,配以少量的肉類。如果吃了很多肉,在小腸裏腐化的時間過長,就會對健康不利。”

“要緩解油膩,首先應該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注重保持膳食平衡,葷素搭配,避免膳食過於油膩、單調,儘量多吃應季、新鮮蔬菜水果或是酸梅湯等飲品,酸梅湯主要由烏梅、山楂、陳皮爲原料,既具有排解人體內油膩的功效、也可以避免堆積的糖分轉化爲脂肪。日常烹調時以涼拌、清炒、煮、燉、蒸等爲宜,在烹調動物性食品時,應儘量避免油炸、油煎,可以選擇蒸、烤等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拒絕油膩。”張曄指出。

此外,如果飲食中長期含有致癌物質,就容易促發癌症。如果花生、玉米、白薯幹、稻米、小米等食物發黴,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這是一種公認的致癌物質,尤其可以導致肝癌。專家建議,發黴的花生、薯幹、蘿蔔乾等應剔除丟棄,人畜家禽均不能食用。

規律作息,多些運動

隨着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熬夜加班、看球、娛樂,不分白天黑夜的連軸轉。然而,美國癌症學會曾在2010年7月發表報告,列出20個可能誘發癌症的因素,包括倒班工作和19種化學品。

“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發表聲明指出,倒班可能會誘發癌症。這是因爲,倒班會使得人體生物鐘被打亂,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從而誘發癌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睡眠中心韓芳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能不熬夜,就儘量不要熬夜,遵循人體自有的規律纔是合適的生活方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範志紅也認爲:“不睡覺這件事對很多疾病有促進作用,失眠甚至可以促進很多癌症。熬夜還會導致皮膚損害、掉頭髮、情緒不穩、血壓升高、血糖很難控制等。”

此外,靜態行爲時間過長,導致人們身體抵抗疾病的免疫力過低,也會導致癌症等慢性病的發生。靜態行爲時間是指除了睡覺的時間以外,每天坐、靠或躺着的累計時間,包括工作時、看電視、用電腦、閱讀、文案工作、吃飯、打麻將、打牌、下棋等。專家表示,每天累計超過4小時的靜態行爲是慢性病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近日北京市發佈的健康白皮書披露,2011年18—79歲常住居民平均每日靜態行爲時間爲5.7小時。也就是北京人每天要花將近6小時時間“呆着”。

“中國人普遍缺少鍛鍊,加上前些年鍛鍊器材少和場地的不足,這些年有所改善,但也還遠遠不夠。”呂有勇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