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胃食管返流青壯年佔七成 預防改變生活方式

胃食管返流青壯年佔七成 預防改變生活方式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喝瓶冰鎮飲料解渴、晚飯稍微吃得多一點或晚一點,就感覺胃裏不太舒服,咽部有異物感,有時甚至胃裏的酸水和剛吃下的飯菜往嘴裏涌,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健康講堂上,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紅霞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了胃食管反流病的防與治。

胃食管返流青壯年佔七成 預防改變生活方式

多數患者忍着不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引起的不適症狀和併發症的疾病。常表現爲胃灼熱(胃或下胸部向頸部延伸的灼熱感覺,常於餐後兩小時內發生,平臥、彎腰或腹壓增高時易發生)、泛酸(酸性胃內容物反流入口中或下嚥部,口腔內常伴有酸味或食物的味道)。受酸性反流物刺激,還會引起吞嚥疼痛、食管痙攣性疼痛,嚴重時可爲劇烈刺痛,向背、腰、肩、頸部放射,酷似心絞痛。反流物刺激咽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出現聲嘶、咽部不適或異物感。

胃食管反流病會通過多種方式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1.睡不着。高達80%的患者有燒心引起的睡眠困難;2.吃不香。超過2/3的患者認爲該病影響了他們的飲食習慣;3.做不好。約1/3的患者認爲該病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4.玩不爽。超過50%的患者社交活動和興趣愛好受到了影響;5.有危險。不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與食管腺癌相關。

然而,在我國近億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有超過七成的人正忍受着上述症狀而沒有就醫,其中有半數人對胃食管反流病一無所知。有調查表明,病人在尋求治療前的平均忍耐時間竟高達82周。

如果治療不及時,食管黏膜長期受到酸的刺激與腐蝕,會導致一系列嚴重併發症,如食管出血或食管黏膜瘢痕攣縮,甚至狹窄梗塞,患食管癌的機率增加,並且還會引起全身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咽炎、鼻竇炎、中耳炎等。

青壯年患者佔七成

2008年初,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醫院對7003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患者中,69.5%是年齡在26歲~55歲的青壯年,三成以上患者每週會發生2~3次燒心、泛酸。尤其是以下幾類胃食管反流病高發人羣,更要多加註意。

中老年人。患胃食管反流病的風險隨年齡增大而增加。

肥胖者。過度肥胖者會增大腹壓,促成反流,所以應避免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減輕體重。

吸菸、飲酒者。長期吸菸和酗酒可減弱食管下段括約肌的防禦功能,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病。

精神壓力大的人。在生活和工作壓力高度緊張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精神和心理障礙,精神因素會促進或直接引發胃食管反流病。

自測胃食管反流病

經多位國際知名消化專家反覆研究驗證,總結歸納出一個綜合性、全面評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簡便工具--胃食管反流病診斷問卷。該問卷涉及陽性症狀(A題)、陰性症狀(B題)和陽性影響(C題)各2個問題。

A:1.過去7天中,胸骨後出現灼燒感(燒心)的天數?0天(0分);1天(1分);2~3天(2分);4~7天(3分)。2.過去7天中,感覺到有胃內容物(液體或食物)上返至喉嚨或口腔(反流)的天數?0天(0分);1天(1分);2~3天(2分);4~7天(3分)。

B:1.感到上腹部中央疼痛的天數?0天(3分);1天(2分);2~3天(1分);4~7天(0分)。2.感到噁心的天數?0天(3分);1天(2分);2~3天(1分);4~7天(0分)。

C:1.由於燒心和(或)反流而難以獲得良好夜間睡眠的天數?0天(0分);1天(1分);2~3天(2分);4~7天(3分)。2.除醫生告知服用的藥物外,額外服用藥物,如碳酸鈣、氫氧化鋁等抗酸劑,來緩解燒心和(或)反流的天數?0天(0分);1天(1分);2~3天(2分);4~7天(3分)。

若總分大於8分,即爲胃食管反流病,若C題得分大於3分,則說明該病已經對生活造成較嚴重的影響。

改變生活方式是預防的最好辦法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胃食管反流病至關重要。症狀較輕的患者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緩解病情。

定時進食,少吃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儘量減少酸、甜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糖果等,少喝濃茶;避免吃得過飽,每餐以八分飽爲宜;飽餐後不宜馬上躺下,睡前2~3小時儘量不吃東西;避免穿緊身衣服、束腰帶,避免做壓迫胃腸部的動作,否則會促使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如果晚上容易泛酸,最好在睡覺時把牀頭擡高10~20釐米;戒菸戒酒;減輕體重;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

如果效果不佳、經久不愈,或是症狀較嚴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遵醫囑服用抑制胃酸分泌、抗反流的藥物。需要提醒的是,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停藥後半年的食管炎與症狀複發率分別約爲80%和90%,故初始治療後,爲控制症狀、預防併發症,通常還需要採取維持治療。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