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冠心病年輕化 預防首先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冠心病年輕化 預防首先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在我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並且患病年齡趨於“年輕化”。在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中心,有十幾歲的少年不得不放支架的,有20多歲小夥子就搭橋的。所以,改變不健康的社會環境和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預防肥胖非常重要。只有在源頭上把好關,纔能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

冠心病年輕化 預防首先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冠心病的預防包括四級

如何扼制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後,男性多於女性,腦力勞動者多於體力勞動者,城市多於農村,平均患病率約爲6.49%,而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預防包括四級:即零級(初級)預防、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以及三級預防。

零級預防的理論基礎是人羣干預,預防整個社會發生危險因素的流行,而不是有了危險因素再預防心血管事件,提高整個人羣的心血管健康是終極目標。全民“零級預防”主要是指對危險因素的預防,讓健康人羣的健康水平更高,體質更強,體能更強。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很缺乏運動,出門就打車,進樓找電梯,所以倡導全民改變不健康的社會環境和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預防肥胖非常重要。只有在源頭把好關,控制疾病的發展,然後才能對疾病高危人羣進行強制干預。有研究表明,人的壽命60%取決於生活方式。

一級和二級預防對於疾病的預防遠遠不夠,對於中青年而言,一旦出現了危險因素,其可能在數年或數十年的時間內導致亞臨牀動脈粥樣硬化,再經過數年或數十年,臨牀事件纔會發生。因此,在最初原始水平預防危險因素可能是避免臨牀不良事件最有效的辦法。這就是始於1978年的初級預防的概念。在人羣層面,零級預防是防止社會危險因素流行的策略。對個人而言,相應的策略是在最初起始環節根本性地預防其危險因素,如提倡不吸菸即是零級預防。

當心冠心病的九大危險因素

冠心病一級、二級預防的工作重心是什麼?

有了危險因素再預防心血管事件是一級預防,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是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危險因素而採取措施。在一級預防中,工作重心是在存在一定危險的個體中預防臨牀事件的首次發生。例如,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降低血壓和飲食干預以避免卒中的發生。冠心病是多因素的疾病,爲多種因素作用於不同環節所致。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

1.年齡:本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9歲以後進展較快,但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2.性別:在我國,男女比例約爲2∶1。但女性絕經期後,由於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LDL水平升高,女性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上升,有資料表明,60歲以後,女性發病率大於男性。

3.職業:腦力勞動者大於體力勞動者,經常有緊迫感的工作較易患病。

4.飲食:常進食較高熱量的飲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時,食量大也易患本病。

5.血脂:由於遺傳因素,或脂肪攝入過多,或脂質代謝紊亂而致血脂異常者,易患本病。

6.血壓: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高血壓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

7.吸菸:吸菸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菸者與不吸菸者比較,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與每日吸菸的支數成正比。

8.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體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9.糖尿病:有資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發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一級預防的主要措施包括:

合理膳食,量和質兩方面均要注意控制,膳食總熱量不要過高,中年以上者尤應預防超重,膳食宜低脂、低膽固醇,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瓜果;

戒菸、限酒,提倡不吸菸,不飲烈性酒,酒精攝入量少於25g/d;

適量運動,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於預防肥胖、調節血脂代謝和改善心、肺功能均有益處;多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量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避免過度勞累;

生活要有規律,學會自我調節,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理平衡,克服心理障礙。

二級預防主要包括冠心病患者的早期檢出、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延緩病情的發展,避免併發症和急性冠心病事件的發生,是指在疾病的發病期爲防止或減緩疾病的發展而採取的措施。“亡羊補牢,爲時未晚。”成功挽救病人後,做好二級預防,防止再次梗死,防止意外死亡,減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發生。其工作重點是預防臨牀事件的再次發生。例如,對於已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以及應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等藥物預防再次心肌梗死的發生。

牢記ABCDE防線

患者自己怎樣早期發現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儘早發現冠心病,以免延誤病情。

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

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者。

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聽到周圍的鑼鼓聲或其他噪聲便引起心慌、胸悶者。

反覆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者。

對於已經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的目標是減少冠心病的主要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狀動脈再通手術、腦卒中及總病死率。尤其是對冠心病患者中特殊人羣的強化預防更爲重要(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強化預防),對有“代謝綜合徵”患者的強化預防措施必須保證落實。需要二級預防的患者是再發嚴重心血管事件的極高危人羣。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ABCDE防線具有重要意義。牢記5條基本措施,即所謂ABCDE方案:

A.一般指長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減少冠脈內血栓形成;後者可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心臟重塑、變形,對合並有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幫助。

B.應用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Betablocker)和控制血壓(BloodPressure)。

目前已證實,若無禁忌症的心梗後患者使用β阻滯劑,可明顯降低心梗複發率、改善心功能和減少猝死的發生。控制高血壓,對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是衆所周知的,一般來講,血壓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可減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且可減少高血壓的併發症,如中風、腎功能損害和眼底病變等,可謂一箭雙鵰。

C.降低膽固醇(Cholesterol)和戒菸(Cigarettes)。

血清膽固醇增高者應通過飲食控制和適當服用降脂藥,把膽固醇降到4.6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以下,這樣可大大降低心梗的再發率。最近證實,心梗後患者即使血清膽固醇正常也要服降脂藥,尤其是他汀類藥,這樣就能大大降低急性冠脈事件的發生率。

D.控制飲食(Diet)和治療糖尿病(Diabetes)。

冠心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沒有管好嘴,吃出來的。心梗後的患者應當遠離這些高膽固醇食物,提倡飲食清淡,多吃魚和蔬菜,少吃肉和蛋。糖尿病不僅可以引起血糖增高,也是引起脂質紊亂的重要原因。在同等條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

此外,冬季人們活動普遍減少,如果進食含油脂類食品過多,血液中脂質增加,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加重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梗塞。因此,建議冠心病患者飲食清淡,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品。

E.教育(Education)和體育鍛煉(Exercise)。

冠心病患者應學會一些有關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脈事件的急救知識,如發生心絞痛或出現心梗症狀時可含服硝酸甘油和口服阿司匹林等,別小看這些簡單方法,這可大大減輕病情和降低病死率。心梗後隨着身體逐漸康復,可根據各自條件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及減肥。這樣不僅可增強體質,也是減少冠心病再發心梗的重要舉措。

冠心病的三級預防是防後果,是指積極治療併發症,進行合理、適當的康復治療,降低死亡率,延長病人壽命。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