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練習太極拳所要注意的地方

練習太極拳所要注意的地方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極拳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現在打太極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要知道打太極不僅能夠鍛鍊身體,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改善人體的各項系統。但是,太極拳雖然看着簡單,練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開始最好有專人指導,並且,打太極要長期堅持,才能逐漸看到效果。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剛柔相濟,以意念引導動作,符合人體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對人的心情進行調節。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靜、自然,神舒體鬆,有益於身體康健。太極拳的特點和其他運動的區別就是身體放鬆、心靜,身心完全沉浸在運動中,使大腦和身體、心理得到安靜和平衡。消除頭腦的緊張、憂愁、恐懼,擺脫病態心理,可以對人們身心進行調節,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靜,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健康長壽。

習練武術不僅強身健體,更有修身養性的作用。“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習武者必須武德修養、武德高尚、武風正派、武禮謙和、武技精湛。練習太極的同進也接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如《黃帝內經》道家學說。

練習太極拳所要注意的地方

自然太極拳:

以京城吳式太極拳鬆柔大師楊禹廷的八十三式爲基礎,吸收了大江南北各派吳式太極拳之精華編著而成,根,仍然植在吳式太極拳上。早年吳式太極拳是八十一式,被楊禹廷大師增加了二式,成爲八十三式。八十三式第一段有兩個提手上勢,兩個白鶴亮翅。傳統太極拳的拳理源於老莊哲學。老子《道德經》雲:虛極,守靜;復歸於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極拳要虛極守靜,太極拳修煉到神明境界是返璞歸真,道法自然,自然是修太極拳大道。吳圖南大師說,太極拳要順先天自然。楊禹廷大師說,練太極拳不要拿勁,要自然,越自然越好。

心意太極拳: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內涵深奧,拳種衆多,心意太極拳是其中上乘的攀法之一。心意太極武術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武術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心意太極攀的理論源於道家、儒家、醫家、兵家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陳令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說:“拳以太極名.古人必有以深明太極之理者……古之神聖發明太極之理者,莫如包羲氏。”所以,心意太極拳文化中包含有陰陽太極、四象八卦等的“天人合一”的內容。

練習太極拳所要注意的地方 第2張

陳式太極拳:

原有五路拳、五路捶、一路一百單八勢長拳、一路小四套以及散手、短打、亦是短打,共十五個套路(具體參見《楊祿禪太極拳譜》)。楊祿禪重視師承,但不拘泥於師承。他回到故里永年,在教拳實踐過程中與當地習慣相結合,根據拳的特點,將陳式太極拳原有的套路改爲太極拳大架、太極拳中架、太極拳小架、太極拳提腿架、太極拳快架、太極四路炮捶、太極四隅捶、極十三路炮捶、太極撩挎八卦掌、太極散手、太極一時短打。其中太極拳中架有四個套路,太極拳提腿架有兩個套路,共計十五個套路。楊祿禪經過多年的演練,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使具有獨特風格的楊式太極拳得以形成。楊式太極拳十五個套路的拳譜如下。

1、學習太極拳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

拳諺雲:“理明拳法精”。在練習太極拳之前首先要學習瞭解太極拳的文化背景、起源、特點、運動規律,也就是說,對太極拳的全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減少盲目性,避免出現前熱後冷,虎頭蛇尾,自動放棄的結果。

2、掌握太極拳的手型、步型、步法、身法、眼神練習。

常言說:“練拳不懂手眼身法步,由如划船行路眼上蒙着布”,舉手投足,前進後退不知所云,沒有方向。

3、熟練掌握太極拳的入門功法、基本套路、攻防含義。

拳諺雲:“拳無功一場空”。不練習太極拳基本功,直接去練套路,必定是時倍功半,始終不能掌握太極的精髓,永遠入不了太極拳之門;如果不懂得太極拳招式的攻防含義,太極拳就失去了其靈魂,失去了應有的文化內含、健身價值和樂趣。

4、跟明師學拳(有相當理論和實踐經驗的老師)。

練習太極拳所要注意的地方 第3張

拳諺雲:“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之功,進而不止,日久自到”。如今練習太極拳者多如牛毛,會練者少如麟角。因此,大家在初練太極拳時一定要找一個名門正派的,具有相當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明師,這樣會較快的掌握太極拳的動作要領和運動規律,收到時半功倍的效果。

5、要做到心平氣和,鬆靜自然,不急不躁。

能靜則氣能通達;能靜則能集中精力,全心貫注;能靜則能做到放鬆舒展。練習太極拳不可不和,不可不靜。

雖然現在很多打太極的都是些老年人,這讓很多人誤以爲,太極拳就是一種健身方式,其實,太極拳本質還是一種武術,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簡化過了的,從而適應大多數人練習,但就算是簡化過的太極拳,如果沒有專人指導,練習錯了的話,不僅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還會危害我們的身體。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