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疾病預防 > 乳腺癌症狀 怎麼預防乳腺癌

乳腺癌症狀 怎麼預防乳腺癌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乳腺癌在中國確實有個“第一”:是中國女性中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並且連年增長。這個女性健康頭號殺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離我們有多遠?接下來的這些必要的乳腺疾病知識,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

乳腺增生如何發展成乳腺癌

1.乳腺增生

乳房就像一個大彈簧,每月來月經都會增大,月經停了變小,但是久而久之肯定回不到原點,所以局部增生就行成了,這就是第一期,乳腺增生。

2.乳腺結節、高度增生

增生如果不疏通開就會打結,時間久了就變成乳腺結節,這就是第二期。

3.纖維瘤、血管瘤、囊性增生

如果結節長期不疏通在纖維上打結就是纖維瘤,在血管上打結就是血管瘤,這就是第三期。

4.早期乳腺癌

纖維瘤或血管瘤長到一定程度,組織就會壞死硬化,早期乳腺癌。這就是第四期。

乳腺癌已居世界癌症前列

所以預防乳腺疾病從暢通乳腺增生開始!沒有乳腺增生就沒有乳腺癌!拜託親愛的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關愛自己的乳房健康。

乳腺癌症狀 怎麼預防乳腺癌

腫塊

爲95%乳腺癌病人的乎發症狀。形態偏於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質地一般較硬。腫塊增大較快,早期可有活動度。

皮膚改變

常見爲淺表靜脈怒張,酒窩徵和桔皮樣皮膚。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膚可大片顏色變暗,呈硬結、增厚,雜以癌性斑塊和潰瘍呈鎧甲狀胸壁。

乳頭乳暈改變

乳房中央區乳腺癌,大導管受侵犯可致乳頭扁平、凹陷、回縮,甚至乳頭陷入暈下,導致乳暈變形。

乳腺癌在中國確實有個“第一”:是中國女性中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並且連年增長。這個女性健康頭號殺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離我們有多遠?接下來的這些必要的乳腺疾病知識,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

乳頭溢液

乳腺癌伴溢液佔乳癌總數的1.3-7%。血性溢液多見,次爲漿液性、漿血性、水樣等也有。

疼痛

早期出現的爲無痛性腫塊。乳癌合併囊性增生病時,可有脹痛、鈍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腫瘤直接侵犯神經。

腋淋巴結腫大

作爲乳腺癌首發症狀少見(除非隱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進展。

少熬夜多睡覺

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上夜班的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因爲人造光抑制了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只在黑夜產生),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會促進雌激素的分泌(又是雌激素)。所以要想遠離乳腺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好好睡一個兼具保健功效的“美容覺”。

乳腺癌在中國確實有個“第一”:是中國女性中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並且連年增長。這個女性健康頭號殺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離我們有多遠?接下來的這些必要的乳腺疾病知識,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

避免過量吸菸和過量飲酒

飲酒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較很少飲酒者高,每日飲酒1杯或l杯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險性比很少飲酒者增高45%以上,這種危險性在絕經前婦女中最爲顯著。目前認爲,酒精可刺激腦垂體前葉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與乳腺癌發生有關。因此,女性尤其是絕經前後的女性,應戒酒或少飲酒。女性特別是絕經前婦女,如果過多地攝取這類食物,隨着咖啡因的大量攝入,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地增加.

每月自我觸摸乳房一次

女性每月應自我觸摸乳房一次,稍有懷疑即請婦科醫生做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過,自檢固然重要,但定期去醫院找專科大夫體檢更加重要。

自然生養一生不可常服避孕藥

在一項由牛津大學主持的“百萬婦女乳腺癌成因研究”項目後,科學家得出結論:女性生育越多、哺乳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如果一個女人一輩子生5個孩子,每隔2年生一個,而且每個孩子都用母乳餵養,那麼這個女人乳腺癌的發病率將下降50%或者更多。從優生優育的角度,醫生都建議女性最好在年輕時候生孩子,再考慮到對自身的保護,30歲之前生育是比較推薦的做法,因爲孕激素對女人有很大的保護作用。

進行經常性鍛鍊保持體形

每週堅持4次體育鍛煉,患乳腺癌的危險可減少50%。體育鍛煉還可以避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肥胖、激素失衡等。控制身體肥胖對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女孩,在滿足生長髮育所需要各種營養素的同時,必須控制好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以免熱量過剩而造成肥胖.孕產期、絕經期後更應預防肥胖,保持適宜體重,可減少患癌的風險。

乳腺癌在中國確實有個“第一”:是中國女性中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並且連年增長。這個女性健康頭號殺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離我們有多遠?接下來的這些必要的乳腺疾病知識,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

保持心理平衡

惡劣的情緒是癌細胞的活化劑,而情緒愉悅則是防癌妙方。因此,女性要學會自我調控和駕馭好情緒,理智地對待人際關係、家庭、婚姻等方面出現感情糾紛及情感危機。只有精神舒暢,纔有利於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築起阻擋癌魔的防線。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