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爲什麼坐着不運動也會有飢餓感

爲什麼坐着不運動也會有飢餓感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對於絕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繁忙的工作,讓自己忘記很多事情,例如吃飯。很多人一旦忙起來,猶如拼命三娘,似乎不把工作做完,是不會吃東西的。這樣的做法小編並不贊同。

合理的安排飲食時間,能夠以更飽滿的熱情、姿態投身到工作中來。當然,對於有些人來說,在工作的時候,還可能發現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在吃飯的時候,自己也吃的很飽,但隨後的很短時間,竟然感覺到餓了,並且那種餓還十分的強烈。

爲什麼坐着不運動也會有飢餓感

有些人會拿出隨身攜帶的零食,吃了起來。當然,也有一些人會忍着餓。不由的讓人深思,感覺到飢餓,應該是從事很多體力勞動的人才有的感覺,上班族的工作,一坐就是一整天,怎麼出現的飢餓感比體力勞動者還要強烈?

在很早之前,美國的某個大學就做了一項實驗研究,在研究中證實了久坐比運動更能增加飢餓感,隨後出現了運動抑制食慾、靜坐提高食慾的結論。

關於腦力勞動

一些腦力勞動的上班族,每天需要大腦的不停運轉來維持高效率的工作。

大腦在這運轉過程中,需要消耗非常多的熱量。

在大家的印象中,感覺到飢餓,是胃部出現了指令,類似於說:我這邊的能量不足了,快點來補充。通常我們會想肚子餓,就是這樣的原因。

其實並非這樣,飢餓感的產生是由大腦發出的,而這樣的指令,則是身體葡萄糖不足,或者下降到某個水平式,發出了這樣的指令。從而提醒你,你餓了。

靜坐不代表不代謝、不消化

還有一些人會想着,身體能量的消耗,只有在不停運轉、劇烈運動的時候纔會消耗的更快。靜坐的話,也會消耗能量,但會少於運動的。

這樣的觀點,僅僅對了一半,我們的身體在任何狀態下都會進行代謝,吃進身體的食物,通過消化代謝成了能量,以此來維持身體的運行。

但是,要說少於運動,這樣的絕對言論,無疑是不太對。要知道消化、代謝的速度還與人們的代謝有關。

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即使一整天都坐着工作,所消耗的能量並不比運動的人低多少,而正是這樣的代謝速度,纔會讓人產生飢餓感。

疲勞引起飢餓

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會說真累,要是有十斤牛肉我也能吃下。疲勞帶來的往往是飢腸轆轆。

爲什麼坐着不運動也會有飢餓感 第2張

而對於上班族來說,如果一整天都處於工作狀態,坐在椅子上,帶來的疲勞感絲毫不比體力勞動低,過度用腦會帶來疲乏,從而產生了飢餓感。

上班族怎麼解決晚飯

1、晚上6點左右吃飯最好

晚餐少吃睡得香,具體吃多少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個人的需要而定,以自我感覺不餓爲度。晚餐千萬不能吃飽,更不能過撐。晚餐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18點左右,儘量不要超過晚上八點。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並且,晚餐後四個小時內不要就寢,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2、晚上儘量不要喝酒

晚上儘量不要吃甜點、油炸食物,儘量不要喝酒。不少人有晚餐時喝酒的習慣,這種習慣並不利於健康,過多的酒精在夜間會阻礙新陳代謝,因酒精的刺激胃得不到休息,導致睡眠不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晚餐不要食用含鈣高的食物。比如蝦皮,帶骨小魚等一定不要吃,以免引發尿道結石。

3、在外應酬吃點糖醋豆芽

很多人晚上應酬不斷,又抽菸、又喝酒,飯也吃不好。其實,在外就餐可選擇範圍比較大,科學地選擇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自己的身體。由於應酬活動中大腦高度緊張,遠沒有在家吃飯時輕鬆,會造成腦供血不足;同時,在酒精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的聯合作用下,肝臟的解毒能力下降。

4、點外賣有營養原則

很多人總是想着等忙完再吃,卻不考慮胃的感受。如果非加班不可,也應叫個外賣,但一定要充分考慮營養,遵循不點煎炸食品,保證有蔬菜、粗糧,最好再配個水果的營養原則。點洋快餐時,最好放棄炸雞、炸薯條等油炸食品,將甜飲料換成不甜的熱紅茶或牛奶;點中餐時,要注意葷素搭配,比如兩個三鮮餡兒的包子,搭配一碗小米粥,再吃一盤白灼生菜或海帶絲,營養就比較平衡,包子、餃子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爲什麼坐着不運動也會有飢餓感 第3張

5、回家吃飯好處多

上班族應提高工作效率,儘量少加班,努力將應酬、聚餐安排在中午,爭取每天按時回家吃飯。研究顯示,在家就餐將吃得更營養,有助於控制體重,預防多種慢性病。回家吃飯還能幫孩子養成更合理的飲食習慣,提高學習成績,讓家庭關係更和諧

由此可見,上班族靜坐工作帶來的飢餓感,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不妨提前準備一點小零食,飢餓時吃一點,能夠緩解飢餓帶來的不舒適感覺。

通過文章的介紹,我們瞭解到晚餐千萬不能吃飽,更不能過撐。晚餐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18點左右,儘量不要超過晚上八點。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還有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爲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