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如何應對“高溫烤驗” 衣食住行有講究

如何應對“高溫烤驗” 衣食住行有講究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家醫院門診傳出的信息表明,近日就診的患者很多是中暑、感冒、發燒、咽喉炎、哮喘等的病症。這些看似“熱”出來的病,並非全因高溫天氣直接導致,而是人們在高溫天氣所採取的防暑降溫措施不當所致。

如何應對“高溫烤驗” 衣食住行有講究

一般的人都知道夏天要防中暑,但是對陰暑症卻往往認識不足。一般所說的中暑,即“陽暑”多因患者在高溫、通風不良、溼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而引發。而“陰暑”則是指夏季人們過於避熱貪涼而引起的。比如有些人在出汗後喜歡馬上用涼水沖澡,還有些人則選擇大量喝冷飲,更有甚者,乾脆在地上鋪上涼蓆就躺下了。

從中醫角度來說,夏季適當出出汗,是將體內的暑熱排出去,讓身體感到更舒適。但如果過度依賴空調過度貪涼,毛孔始終處於關閉狀態,體內暑熱排不出去,一旦外界的風、寒、溼邪侵襲,就會引發“陰暑”。而一熱一冷,即從一個熱環境突然進入冷環境,打開的毛孔瞬間關閉,最容易出現“陰暑”。

“陽暑”會出現頭暈、眼花、嘔吐、厭食等症狀,嚴重的會休克甚至死亡;“陰暑”則通常會出現乏力、關節痠痛、頭重腳輕、大便稀溏,嚴重者會伴有發熱、惡寒等症狀。如果是“陽暑”,輕者只要及時補充水分,並儘快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休息都能緩過來;重者則要及時上醫院。如果是因受寒涼之邪產生的“陰暑”,輕者可服用含有藿香、生薑等構成的藥物。

高溫高溼

心腦血管危機四伏

不少心腦血管病患者有這樣一個認識誤區,認爲一年之中夏季血壓最低,症狀會相對穩定一些。其實不然,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一個小高峯。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時氣溫較高,空氣溼度較大,而含氧量降低,且人體爲散熱會使血液集於體表,因此心臟大腦血液供應減少,會加重缺血缺氧反應。由於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容易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明顯上升,所以高溫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危害很大。

有些“資深”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有這樣的疑問:高溫天吃降壓藥,吃少了也能將血壓控制得很好,是不是降壓藥的藥效變強了?

心血管病專家指出,這並不是因藥效變強,而是血管因熱脹冷縮,擴張後加快血流速度,引起血壓下降。“白天高溫時血壓下降,但到了夜晚降溫或在空調房裏時,氣溫下降,血壓卻反而會上升。這時患者自行盲目減藥、停藥,將導致血壓忽高忽低,輕者讓人頭暈,重者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發生。”醫生提醒,只要血壓沒有過分降低,仍要維持原有降壓藥物劑量,調整藥量最好諮詢醫生。

面對高溫,高血壓患者降溫避暑時要合理使用空調,儘量避免進出溫差特別大的環境。洗澡溫度稍高於體溫即可,同時要避免洗澡時間過長。此外,在溫度相對較低的清晨或者傍晚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也可以使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貪吃冷食

要當心“冰箱病”

夏季氣候溼熱,中醫認爲“溼困脾”,因此,夏天脾胃功能多有減弱。這個季節的感冒也多爲腸胃型,可口服藿香正氣類中成藥以解熱清暑、祛溼、調和脾胃。

另外,由於貪圖舒服很多人偏食冷飲、生冷食物,導致胃腸功能受損。冰箱冷藏室中的食品溫度一般只有2℃到8℃,大量進入胃腸道後,冷刺激就會導致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引起胃腸道痙攣性收縮,引發腹痛、腹瀉。冷刺激還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

此外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時間過久,各類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就會在溼冷的環境中滋生。取出食物即食用,細菌就會入侵胃腸引發“冰箱性胃腸炎”。

醫生提醒,要防止“冰箱病”,必須做到:

1.食物擺放有講究:冰箱內存放的食品一定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食用前應檢查食品質量。

2.冷食不宜馬上吃:冰箱內取出的、不能再加熱的食品,宜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再食用。冰箱裏的冷飲、冷食,天氣再熱,也不要拿出來就吃,更不要在大汗淋漓、口渴難忍時過量食用。脾胃虛弱、消化能力較差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冷飲、冷食,兒童、老人尤要注意吃冷飲的衛生。

3.定期消毒有必要:冰箱要保持清潔,定期清洗,尤其是排氣口和蒸發器。夏季要每星期對冰箱清洗、消毒一次,特別注意擦洗箱縫、拐角、隔架,然後再用乾淨溼布抹乾淨。

“調動”食慾

保證營養抗暑熱

研究稱,氣溫每升高10℃,身體平均減少約70卡的需要量,因此,炎熱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另外,人們在空調房裏感受不到水分蒸發,水分攝取少,可是腸胃組織已經輕微脫水,也會影響食慾。有些人口渴時猛灌含糖飲料,糖是天然的食慾抑制劑,更讓人沒有了吃的“慾望”。

消除“夏季厭食症”,可以在飯前喝一杯水,解除腸胃脫水,促進腸胃蠕動及胃的排空,促進食慾。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少吃多餐,日常飲食口味可偏酸、苦,以促進消化,且能清熱去火。由於出汗較多,夏季飲食可比平時稍鹹。少喝冷飲,可喝些綠茶或多進粥食,如百合粥、綠豆粥等,適量飲用淡鹽水和飲些菊花茶、夏桑菊等涼茶,少吃油膩煎炸食物。

心臟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高營養、易消化、低鹽,少吃多餐,生活要規律。可常吃些新鮮蔬菜瓜果、禽肉、魚蝦、食用菌、豆製品等。同時,補充水分時切忌過量,每天喝1500—2000毫升白開水爲宜。若發生心衰,則要限制飲水量,以免飲水過多增加血容量,使心衰加重。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