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新版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更多矛盾浮出水面

新版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更多矛盾浮出水面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些年來,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雖然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食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24日我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食品安全法的決定。

4月22日~23日,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共同主辦的2015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在京召開。在期間舉辦的中外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專家指出,中國食品安全水平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但隨着產業鏈建設的強化,各種隱性矛盾將更多地浮出水面。

專家指出,原料污染、造假、外源性風險加大、科普力度薄弱,成爲我國目前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挑戰。其中,原料污染已成爲第一大風險。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跟蹤調查顯示,自2012年以來,輿論對中國食品安全的關注焦點,已開始從產業鏈的中間部分向前端轉移。涉農企業已成爲新一輪被輿論關注的“高危羣體”。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坦言,食品原料污染問題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化解。

新版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更多矛盾浮出水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食品假冒僞劣已成爲食品安全議事日程的重點,儘管兩者在專業上並不是一回事。食品欺詐或摻假在國際上普遍被定義爲犯罪,政府要增強公信力,必須重視打假。

“我們餐桌上的食品可能來自全球的任何角落,因此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爲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主席MartinCole博士的觀點得到專家的普遍認同。隨着中國食品原料進口增幅快速上升,供應鏈原料來源複雜化,食品安全監管難度逐步加大。

專家認爲,儘管我國食品安全的整體水平有所上升,但基礎仍需夯實,其中風險交流既是中國食品安全的短板,也是全球食品安全的難題。

日本京都大學新山陽子教授指出,食品安全的風險交流,是利益相關者對風險相關信息和意見進行交換的互動過程。雖然人們會主觀地對影響健康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但人們能夠接收到的信息有限,對風險評估知識的瞭解也十分侷限,因此,需要相關部門瞭解公衆對食品安全風險因素的認識和疑問,並針對公衆的認識水平提供風險交流的機會。“然而,目前全球尚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互動風險交流模式。”

“風險交流是中國食品安全的短板。”陳君石強調,新媒體利用所謂的食品安全事件進行炒作、嚴重誤導消費者的事件時有發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會影響,“如何正確引導輿情,開展科普宣教,是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

與會專家指出,強化“和平時期”的風險交流和公衆科普,遠比危機到來時的危機公關更有效。而教育消費者的第一步,是與媒體進行充分、深入的溝通,讓媒體發出“準確、科學的質疑”,繼而影響消費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