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女人的乳房是否健康 看這裏就知道了

女人的乳房是否健康 看這裏就知道了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乳房健康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其實,我們對女性的乳房健康還是比較重視的,女人的健康身體都是需要日常的護理和保養的。乳房是女性最爲關注的健康問題之一,那麼我們日常該怎樣判斷乳房是否健康?專家表示,通過觀察乳暈的顏色變化,就能判斷乳房是否健康。

正常的乳暈是什麼樣的?

乳暈的直徑約3-4cm,色澤各異,青春期呈玫瑰紅色,妊娠期、哺乳期色素沉着加深,呈深褐色。不同的女性個體,乳暈的大小和顏色都會存在差異。除了女性所處的時期不同,乳暈顏色不同外,還一些因素,如膚色等也會影響乳暈顏色。如女性妊娠後,乳暈的顏色會變深,有些女性在某些時期由於體內雌激素的變化也會引髮乳暈顏色變深,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想要從乳暈的顏色判斷疾病隱患,首先應該瞭解自身乳暈的顏色變化,排除膚色等造成的差異。

乳暈發現3種變化時要警惕

1.乳頭、乳暈顏色加深並伴有雙乳頭和乳暈周圍奇癢,乳房體檢時可以發現單側或雙側乳房內有增生性病變或囊性增生病變。

2.乳頭、乳暈單純性顏色加深,變成爲深褐色或黑褐色,甚至還可以發現乳暈腺周圍有小結節生成,形成突起,此時查乳房時並沒有病變。這可能是由於肝病導致肝功能下降引起的,因爲雌激素在肝內得不到正常的滅解。

3.乳暈顏色加深並伴有小結節。女性卵巢由於患某種良性腫瘤,使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增加,導致乳頭乳暈顏色加深,同時乳暈腺周圍可以出現許多小結節。

溫馨提示:如果你發現自己的乳暈發生了類似變化,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乳房相關檢查,如果生病了應早發現早治療。

女性該如何護理好乳房

想要長久的保持乳房的美麗嗎?那麼,你從35歲開始,就要學會乳房的抗衰老措施。因爲,此時乳房的豐滿度下降,但如果對乳房護理不當,你的乳房可能提前衰老。下邊的八級乳房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減緩乳房衰老速度。

一級措施:正常作息

除人體自然老化外,熬夜、生活不規律也會影響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還會導致荷爾蒙混亂,影響乳房健康。

方法: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牀,形成一個習慣,並長期堅持。

二級措施:選擇合身的胸罩

成年後,乳房一般變化不大,但仍會因爲飲食結構、身體狀況(如經期、懷孕等)而發生變化。應隨時關注自己乳房的變化,選擇合身的胸罩。穿過緊的內衣超過18小時,也會影響腋下淋巴結的排毒功用,對健康不利。

方法:同時備有不同罩杯的胸罩,在乳房變化時,佩戴合適的胸罩(合身的胸罩不會陷入肩膀或在胸部留下痕跡)。回家可鬆解胸圍,並按摩腋下淋巴結。

級措施:養成良好的站、坐姿

含胸對乳房的損害最大,因爲它壓迫了胸部組織的生長,侵佔了它的生存空間,容易導致乳房下垂。

方法:任何時刻都要保持端正的坐姿與站姿,一定要挺胸擡頭。

女人的乳房是否健康 看這裏就知道了

四級措施:健胸運動

適度鍛鍊胸肌,乳房脂肪組織通過合理鍛鍊有一部分轉化成肌肉,使乳房線條變得更挺。

方法:簡單的健胸運動是雙手合十,緩慢上舉,保持10秒,再緩慢下落到胸前。如此反覆5-10次,上上下下的運動,可使乳房肌肉上提。

提醒:運動時,應穿着運動胸罩,這樣纔能有效保護乳房,使之不至於在劇烈運動中被拉傷。

五級措施:經常按摩

通過按摩可以舒緩乳房的緊繃感,從而使乳房更加豐滿,並且有效避免肌膚鬆弛。

方法:雙手手掌交互托住乳房下方,輕輕上提,再託着乳房外側往內推,可避免乳房下垂和外擴。

提醒:按摩時先塗抹些橄欖油或天然的潤膚乳液,能使按摩更順滑,同時能保養乳房皮膚。

六級措施:塗抹健胸霜

好的健胸霜能幫助加強乳房肌膚支撐力,防止乳房下垂,還有助於刺激肌膚內膠原蛋白再生,使膚質更強健,看起來更緊實、光滑柔嫩。

方法:將健胸霜塗抹於乳房和肩頸部,要避免使用於乳頭周圍。一般需要早晚各使用一次,一週最少護理兩次。若是生育後的女性,需等哺乳期完再使用。

提醒:市面上的健胸霜很多是添加了雌激素的,雖然很快可令乳房脹大,但用久了有引起乳腺癌的隱患。

健胸霜應選大品牌生產的,而且應選功能爲使乳房緊實的而非使乳房變大的。

七級措施:冷熱水交替沐浴

沐浴時水溫不宜太高,否則可能會讓乳房的結締組織老化、身體肌膚失去彈性。

方法:淋浴頭由下往上傾斜45°角,以冷熱水交替的方式,對乳房下方進行沖洗和按摩,刺激乳房血液循環。

八級措施:健胸食補

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最好配合乳房按摩,並長期堅持,乳房會越來越堅挺。

方法:魚、肉、鮮奶等食物含豐富的蛋白質,屬健胸佳品。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最好配合乳房按摩,並長期堅持。

結語:如果對乳房護理不當,你的乳房可能提前衰老。上文也對乳房的保養做了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了。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