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茭白是我國南方常見的蔬菜,素有“水中參”的美譽,與蓴菜、鱸魚並稱爲“江南三大名菜”,在古籍藥典中也有入藥的記載,可見其營養豐富和美味,茭白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豐富,熱量低、水分多、味道鮮美、口感好如食肉,可清暑清熱,利尿祛水,可阻止黑色素的產生,滋潤皮膚,可促進新陳代謝。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1、腸癌的免死金牌

茭白類蔬菜富含膳食纖維,食物進入腸道後,可加快其中食物殘渣的排空速度,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促進膽汁酸的排泄,對預防大腸癌極爲有效。

2、降壓護心腦血管

如果你是心血管病患者而且血壓高,不妨吃點它,茭白高鉀低鈉,有助於降壓且幫助保護心腦血管。

3、清熱解酒毒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它能“去煩熱,止渴,除目黃,利大小便,止熱痢,解酒毒。”特別適合夏季應酬喝酒的人。

4、阻止黑色素生成,美白

茭白中還含有大量的豆醇,這種物質能夠幫助人體有效的清除體內的活性氧,同時還能夠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從而可阻止黑色素生成。

5、減肥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第2張

平均每100克茭白的可食用部分的熱量大約爲23大卡,熱量並不高,減肥時完全可以適量食用茭白。同時,茭白因爲膳食纖維豐富,對身體也很有好處。

6、提高免疫力

茭白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其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最爲豐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多吃些茭白,可爲人體補充充足的營養,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保證身體健康。並且茭白中所含有的這些營養物質具有健壯機體的作用,適量多吃可有效的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

7、利尿止渴、解酒毒

茭白甘寒,性滑而利,既能利尿祛水,輔助治療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症,又能清暑解煩而止渴,夏季食用尤爲適宜,可清熱通便,除煩解酒,還能解除酒毒,治酒醉不醒。

8、補虛健體

茭白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能補充人體的營養物質,具有健壯機體的作用。

9、茭白能清熱解毒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第3張

醫用茭白清溼熱,解毒,催乳汁,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體內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從而阻止黑色素生成,它還能軟化皮膚表面的角質層,使皮膚潤滑細膩,肉質鮮嫩。

飲食禁忌

1、一般人羣均可食用。

2、更適宜高血壓病人、黃膽肝炎患者、產後乳汁缺少的婦女、飲酒過量、酒精中毒的患者。

3、由於茭白含有較多的難溶性草酸鈣,其鈣質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不適宜陽痿、遺精者、脾虛胃寒、腎臟疾病、尿路結石或尿中草酸鹽類結晶較多者、腹瀉者。

4、茭白性寒能發舊病,凡腸胃虛寒及瘡瘍化膿者勿食。

5、茭白這酸性食物,服用磺胺藥時禁食茭白。

6、茭白裏含有很多草酸,豆腐裏含有較多氯化鎂、硫酸鈣,兩者若同時進入人體,會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鈣,不但會造成鈣質流失,還可能沉積成結石。

食譜推薦

素炒茭白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第4張

1、茭白、紅椒和青椒全部切好絲,大蒜切片備用。

2、熱油鍋,下大蒜片爆香,再把青紅椒放進去爐炒一下。

3、加入茭白絲一起翻炒,邊炒時可以適量的加點水炒,這樣不會感覺幹了。

4.炒至茭白變軟,加生抽和鹽調味,炒均,出鍋。

茭白炒肉片

茭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有解酒醉的功用。所但由於茭白含有較多的草酸,其鈣質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在做之前把茭白用開水焯一下,就可以去掉草酸。

1、準備好茭白、豬肉、青椒,把豬肉切成片,把茭白和青椒切成絲,切好蔥、姜、蒜、辣椒備用。

2、肥肉先入鍋中炒出油。放蔥、姜、蒜、辣椒炸香,放入豬肉炒。炒變色加入甜麪醬炒,再少放點老抽上色。炒熟裝出備用。

3、原鍋刷乾淨,燒熱放入少量油再放蔥炸香,放入茭白絲和青椒絲炒,炒熟後放入豬肉炒一炒放鹽、胡椒粉、味精拌勻出鍋。

油燜茭白

常吃這味食物抗癌減肥有奇效 第5張

1、茭白剝去外皮,洗淨剖開切成寸段。

2、炒鍋燒熱後放底油燒熱,下茭白煸炒一二分鐘。

3、加入一勺白糖調味,加入老抽調色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清水。

4、大火燒開,轉中火悶至入味,顏色紅亮,關火出鍋,撒上些蔥末即可。

酸菜茭白絲

1,茭白剝去外皮,洗淨切成絲。

2,炒鍋燒熱後放底油燒熱,下茭白煸炒一二分鐘。

3.加入適量鹽和料酒,翻炒均勻。

4.再加入適量炒好的酸菜(酸菜的味道有個人喜好挑選)翻炒,加入適量清水

5大火燒開,轉中火悶至入味,加少量味精,水收幹,關火出鍋。

結語:茭白營養豐富,做法也多樣,茭白適用於炒、燒等烹調方法,或做配料和餡心,如“醬燒蔣筍”、“茭筍肉片”、“蟹肉茭白燒賣”等。但由於茭白含有較多的草酸,其鈣質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一次不宜多吃。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