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肝病患者易感染海洋創傷弧菌 觸食海鮮需謹慎

肝病患者易感染海洋創傷弧菌 觸食海鮮需謹慎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8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肝病患者易感染海洋創傷弧菌 觸食海鮮需謹慎

8月17日,寧波市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宗建平在新浪微博上發了條消息,讓住在海邊、喜歡吃海鮮的寧波人看了有些緊張。

微博描述了他接診的一位病人症狀:發熱、腳上發紅、皮下肌肉等組織大量壞死。

宗建平診斷,他可能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一種感染後死亡率很高的細菌。去年,象山一位19歲的小夥子因爲感染了這種細菌不治身亡

宗建平在微博上提醒說,海洋創傷弧菌感染常因皮膚被海鮮等刺傷所致,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市民洗海鮮、在海邊作業時還是要小心些。

老人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目前尚未脫離危險

病人姓陳,今年69歲。8月15日下午,病人先去象山縣人民醫院就診。當時,他的腿上長了很多水泡,有些發燒。

醫院皮膚科陳主任看到老人症狀,懷疑他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考慮到老人病情嚴重性,陳主任建議他馬上去寧波市級醫院接受治療。

當天晚上,宗建平對老伯進行診斷時,老伯腿上的皮膚髮紅,已經有些發黑,這說明皮下脂肪正在壞死。他進一步檢查發現,老人肝、腎、血液等多臟器功能衰竭,並且有休克的情況。

家屬介紹,陳老伯在象山縣牆頭鎮一個靠海的村莊裏獨居,以前得過肝炎。根據這些描述,宗建平的診斷與陳主任基本一致:老伯可能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一種感染後死亡率極高的細菌。

宗建平當即安排老伯住進ICU,並進行了手術。目前,老人還在ICU搶救,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他究竟是如何感染上的,家人們並不知情。

去年曾有一位小夥子感染後身亡

寧波人住在海邊,喜歡吃海鮮,但對海洋創傷弧菌感染並不瞭解。8月17日,宗建平告訴記者,雖然發病率不高,但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去年,一名19歲的象山小夥子因此喪命。

這個小夥子是在去年9月4日發現的症狀,5日凌晨被送往寧波市中醫院,當天中午出現了多器官衰竭現象,中午被送入ICU。因爲病情惡化迅速,醫院邀請多位專家會診。宗建平判斷他就是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雖然醫生們盡了全力,病人還是在9月7日不治身亡。

象山縣人民醫院陳主任對這種疾病也印象深刻,醫院皮膚科在過去十幾年曾碰到過5起病例,4人死亡,1人雖然倖存了下來,但肝臟損傷嚴重。

肝病患者是感染這種細菌的高危人羣

醫生們提供的資料顯示,海洋創傷弧菌是分佈極廣的海洋細菌,自然生存於近海、海灣的海水及海底沉積物中。

這種細菌最適宜的生存條件爲37℃下、10~20g/L鹽度,主要有兩種感染途徑,一種是進食生的或未經加工熟的貝甲類海產品(尤其是牡蠣),其危害不在於其引起胃腸炎,而在於其引起的蜂窩組織炎和敗血症,死亡率高達50%以上。

另一種感染途徑是破損的肢體接觸海水,或海產品刺傷皮膚而感染。細菌通過破損的皮膚很快速傳播,並導致嚴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發嚴重的壞疽,繼而發生敗血症。

海洋創傷弧菌雖然兇險,但健康人並不容易感染,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有肝病、慢性疾病者纔是高危人羣。

宗建平因此建議,市民不要生吃貝甲類海鮮(尤其是牡蠣),特別是有肝病的高危人羣,生食海鮮可能有生命危險。同時要注意有傷口的皮膚不要泡海水,洗海鮮時也要防止被蝦頭蟹腳刺傷。

兩位肝病患者感染創傷弧菌差點被截肢

2010年9月,鄞州人老李和北侖人老張,感染海洋創傷弧菌,一個差點被截肢,一個差點沒命。

老李是鄞州區人,喜歡吃海鮮,而且特別喜歡吃醉蝦、牡蠣、生蠔等生海鮮。前幾年,老李得了肝硬化,但生吃海鮮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

一個月前,老李突然感覺雙腿腫脹痠痛,當時並沒有在意。十多天後,雙腿腫脹越發厲害,他立即到鄞州人民醫院醫治。

醫生詢問老李的病史後,診斷他得了創傷弧菌感染,主要是因爲他患了肝硬化之後,肝臟排毒解毒功能減弱,而生海鮮中含有較多有害物質,大量食用後會降低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醫生當初診斷,老李可能要截肢,經過十幾天的搶救,雙腿才保住。

71歲的老張是位漁民,家住北侖霞浦街道。8月初,老張在稱東西時,“咚”的一聲,秤桿上的秤砣不小心砸到了左腳的大腳趾,當場出血了。雖然很痛,但老張並沒有太在意,在家裏簡單包紮了一下,就赤腳下灘塗了。

第二天下午,張老漢感覺自己胸悶難受,呼吸困難,額頭滾燙,兩條腿都出現了紅腫,還有大片淤斑。

老張患有肝硬化,醫生根據症狀,診斷他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醫生緊急給老張做了引流排膿等治療,這才避免了雙腿壞疽併發症及截肢的風險。本報記者周皓亮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