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專家:醫療對健康只起8%作用 須警惕“過度診斷”

專家:醫療對健康只起8%作用 須警惕“過度診斷”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血壓是疾病嗎?”

專家:醫療對健康只起8%作用 須警惕“過度診斷”

“高血壓需要治療嗎?”

“如果你得了高血壓,你治療嗎?”

在今天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啓德沒有像往年那樣致開幕辭,而是選擇在特邀報告環節連續拋出這三個問題,開啓了其題爲《對疾病危險因素控制和疾病篩查的思考》的報告。他還頗有興致地告知與會者,這個報告將涉及一些“顛覆性的意見”,但都有依據,“是個人一家之言,只提供一個側面”。

在提出第一個問題後,韓啓德自問自答:“不是,高血壓只是危險因素。”他援引《辭海》裏的說法,疾病是指人體在一定條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現的病理過程。疾病必須要有勞動能力受到限制或者喪失,並且出現一系列臨牀症狀,而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沒有這些情況,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險因素。

既然不是疾病,需要治療嗎?韓啓德曾面向500多位博士生提出這個問題,當時,有1/3的人沒有舉手,沒舉手的說:“既然不是疾病,我爲什麼要治療呢?”那些舉手的人則說,“大家都知道高血壓要治療,而且是危險因素”。接着,韓啓德告訴這500多人一個研究結果:對高血壓病人的降壓治療可以降低25%~30%的心腦血管事件危險,這個作用很顯著。

說完以後,他再次問,高血壓需要治療嗎?這一次,大多數人都舉起了手,“是需要治療的”。

緊接着的問題就是:如果你得了高血壓,你治療嗎?很自然的,大家都舉起了手。

這時,韓啓德又給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數據:我國40歲以上高血壓人羣,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腦卒中)發生率最高統計爲15%左右。降低30%發生率,即降爲10.5%,也就是100個40歲以上高血壓者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只有4~5個人受益,還有可能存在藥物副作用,加上服藥的經濟負擔。

現在再問:“你願意終身服藥嗎?”

全場靜默了。

醫療並非如想象中的那麼全能,一定要擺正醫療的定位。韓啓德說:“醫療對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經費保障來決定的,因此我們應該有一個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小概率要干預效果絕對是很小的,但是要落實到個人的話,誰也不能確定自己是在1%的人裏面,還是在99%裏面的人。”韓啓德接着以高血壓、糖尿病前期、骨質疏鬆舉例說,當前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實際結果是,極少有個人因採取措施而受益,絕大部分干預沒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的健康反而因此受到損傷。

讓韓啓德擔憂的是,這是公衆所不瞭解的,尤其這種情況在疾病篩查領域表現得更爲明顯。

他以美國一項研究爲例,這項研究涉及7.6萬例病人,55歲~74歲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測一次PSA(前列腺癌的一種篩查方法),一半人不做檢查,結果怎麼樣呢?篩查組發現前列腺癌每1萬人中有108人,對照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說PSA篩查以後發現的病人增加了。但是13年以後,結果是,這兩組檢查和不檢查,死於前列腺癌的人沒有任何差別。

無獨有偶,再來看肺癌,美國做了45萬人的研究,做各種篩查辦法和不篩查比較,發現每年做X胸片和不篩查差別,每年做兩次以上高頻度的X胸片檢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細胞檢查和單獨胸片檢查比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沒有顯著性差別。

迴歸到一個普通民衆更能理解的問題:我們做常規體檢還有意義嗎?

韓啓德說,有一個研究表明,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體檢,對死亡率並沒有影響。

“但現實是,幾乎所有的民衆,不管做出什麼檢查結果都會鼓勵他進一步去檢查,再加上現在的醫患關係,更要查了。”韓啓德如是說。

怎麼辦?這位國際知名病理生理學家並未給出具體的建議,但他給出了一個原則——針對低概率事件要作出合理決策,從而降低危險因素,提高篩查干預措施的效率。

此外,還要解決觀念問題,“醫療費用”解決基本醫療問題時療效非常好,而如果用在後期臨牀晚期病人身上,花很多錢但療效很差。“同樣的錢如果用在基本的醫療上,獲益的人數就會非常多。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錢用到最合理的地方去”。

“我們現在的醫療出了問題,不是因爲它的衰落,而是因爲它的昌盛,不是因爲它沒有作爲,而是因爲它不知何時爲止。”韓啓德說,“在宗教強盛,科學幼弱的時代,人們把魔法信爲醫學,在科學強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們把醫學誤當作魔法。”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