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度過三伏高溫天的中醫避暑祕方

度過三伏高溫天的中醫避暑祕方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7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天的熱體現在人們的體表,但是喝的冷飲雪糕冰激凌會把寒藏在人體深處。想要健康度過夏季,光“避暑”是不夠的,還要同時注意”避寒”。有意識地去吃一些溫暖的東西對於健康度夏非常有必要哦!日本經濟新聞撰稿告訴你健康度過高溫天的妙招!儘管已經入秋,但這個夏季,因爲過分炎熱導致疾病發生或身體狀況失調的人不在少數,而因過分貪涼而導致不適的也大有人在。想想之後還有很長的三伏天及“秋老虎”的日子要度過,想要保持健康,光避“暑”是不夠的,還要同時注意避“寒”。有意識地去吃一些溫暖的東西非常有必要哦!日本經濟新聞撰稿告訴你健康度過高溫天的妙招!

度過三伏高溫天的中醫避暑祕方

度過三伏高溫天,中醫古方有奇效

實際上,高溫疲勞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症狀在西醫中並沒有明確的病名,但日本北里大學中醫綜合研究所花輪壽彥所長指出,在中醫中,這種獨出現在夏季高溫天氣的症狀被稱爲“注夏病”,被定義爲一種疾病。

在中國13世紀的醫術中,作爲治療注夏病最有代表的方子莫過於“清暑益氣湯”,這個方子如今仍在廣泛被使用。使用對象爲出現手足無力、體溫偏高、胸悶氣短、小便偏少、輕微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的患者。花輪所長表示:“這個方子同時具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因此一般常會出現高溫疲勞症狀的人可以從入夏開始一直用方子到9月。”除此之外,使用中醫鍼灸的方法也能夠良好緩解症狀。

高溫天要健康,夏天解暑注意膳食要均衡

炎熱的夏季想要降低體溫,吃點西瓜、黃瓜、茄子等應季的蔬菜水果是最好的,同時,有意識地吃一些溫暖的食物也是有好處的。花輪所在表示他每天都會吃至少一次溫暖的料理,“喝溫暖的大麥茶或是枇杷茶能夠有效溫暖腸胃,以熱攻熱更能有效降低體溫。”

在營養方面也需要注意。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營養護理與管理研究室的高田和子室長指出,“夏末秋初天氣依舊炎熱,如果一味貪涼,只吃冷食,很容易導致營養攝入不均,應當尤其注意膳食平衡。”如果光吃冷麪一類的麪食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如果外出吃快餐或是吃點心,很容易導致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而如果在飯前喝太多的冰果汁或者吃太多的冰淇淋則有可能導致血糖值急速上升,導致食慾下降。

想要預防中暑補水很重要,尤其是在睡眠過程中人會大量失水,因此早上起來應當特別注意多喝一些水。

度過三伏高溫天的中醫避暑祕方 第2張

別在空調房呆太久,規律生活要保持

高溫天氣離不開空調,但如果在空調房裏呆久了,出現各種空調病的機率也會大大上升,尤其是頻繁進出於溫差較大的室內和室外,還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的紊亂,進而造成“室內中暑”。

自律神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礎是“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因此,按時吃三餐、保證足夠的睡眠、堅持適量的運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多運動、多休息非常重要,規律生活在夏季非常容易被打亂,因此保持規律生活的意識很重要。”東京臨海醫院副院長松本孝夫指出。

適度的運動能夠對自律神經有調節作用,還能夠促進食慾。在溫度較涼爽的早晚做一些輕度運動如散步,炎熱天氣中也要充分注意預防運動中暑。

在睡眠的過程中最好不要使用空調,因爲在低溫環境中睡眠反而會導致疲勞殘留。如果天氣熱得睡不着,可以提前用空調將房間的溫度降下來,或者是使用定時器在入睡後不久將空調關掉。空調的溫度一般設定在26-28度爲好,最好不要太低,更不要讓空調風對着身體直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損傷。

度過三伏高溫天的中醫避暑祕方 第3張

吃生薑來預防空調病

生薑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那麼夏季吃生薑可以預防空調病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生薑指姜屬植物的塊根莖,可以作爲調味品。姜經過炮製作爲中藥的藥材之一,可用於熬薑湯治療感冒。生薑可以去腥羶,增加食品的鮮味。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爲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裏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炎炎夏日,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着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常會表現爲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中醫學認爲,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專家指出,每日食用生薑還能降低因運動導致的肌肉痠痛,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痛作用。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都喜歡吹空調,但長期吹空調容易得空調病,所以吃生薑預防空調病很有必要。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