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中醫養生 >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體內溼熱重的時候,容易誘發失眠,頭痛,高血壓,尿路結石,暑瀉,夏季感冒的病症,治療這些病症也需要從祛溼除熱入手,那麼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能治這類病症呢?

溼熱致失眠吃什麼中藥

夏季超市悶熱,溼熱會入心,心主血,溫病熱邪深入血分,容易擾亂心神,導致神昏,嗜睡等,調理時以除溼熱,養心脾爲主,宜用棗仁薏苡小米粥。

酸棗仁:其味甘,酸,性平,歸心,脾,肝,膽經,有補血養肝, 益心安神,滋陰止痛,斂汗作用。。

薏苡仁即爲薏米,有極佳的除熱祛溼功效。

小性平,味甘,鹹,歸脾,胃,腎經,具有健脾祛溼,和胃安眠,清熱解渴等功效。

酸棗仁,薏苡仁,加小米熬粥食用,可起到清熱利溼,安養心神,健脾養胃的功效。非常適合因溼熱所導致的失眠症狀。

做法:取酸棗仁10克,薏苡仁30克,小米50克。小米淘洗乾淨備用;酸棗仁和薏苡仁洗淨,倒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關小火慢煮約半小時,加入淘洗好的小米,一同煮爲稀粥,不拘時飲服,每日1劑。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溼熱致頭痛吃什麼中藥

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很多,溼熱是可以誘發頭痛的原因之一,菊花茯苓湯具有清熱除溼的作用,可以緩解溼熱引起的頭痛問題。

菊花性寒,味甘,苦,歸肺,肝經,具有消腫解毒,平息肝火功效。

茯苓有解毒,除溼功效,將二者共用煮爲湯飲,便可起到清熱解毒,消溼腫,緩解溼熱型頭痛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所有頭痛都可以用菊花茯苓湯來緩解,在實際應用的時候,要具體症狀具體分析,做到辯證治療。

做法:取菊花,土茯苓各15克,冰糖適量。將菊花用清水浸泡片刻,去雜質,洗淨瀝乾備用,土茯苓用清水浸泡後,洗淨瀝乾,切成薄片備用;燉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茯苓片,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15分鐘左右,再加入菊花和冰糖,繼續燉3分鐘,濾取雜質,即可隨時飲用。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第2張

溼熱型高血壓吃什麼中藥

誘發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體內有溼熱也是一大原因,體內有溼熱之邪,加之所處環境高溫溼悶,便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治療上應以平肝潛陽,清利肝膽溼熱,活血化瘀爲主。杞菊地黃飲可減輕體內溼熱,對降低血壓有一定效果。

方中枸杞味甘,性平,歸肝,神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菊花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之功;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澀精止帶;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澤瀉利水滲溼,清熱瀉火;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熟地黃養血滋陰,補精益髓。所有藥材合用,對溼熱引起的血壓升高變回起到一定效果。

做法:枸杞,菊花,牡丹皮各3克,山藥,茯苓,澤瀉,山茱萸,熟地黃各6克,冰糖適量;將所有藥材洗淨後,混合放入砂鍋內,加水約2000毫升,小火煮沸半小時,代茶飲即可,每日1劑,每天分3次飲服,飲用時可 酌情加入冰糖調味。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第3張

溼熱感冒吃什麼中藥

暑熱感冒多發生在夏季,屬於陽熱的證候,熱象突出,症狀相對於其他感冒來說比較嚴重,可以用金銀花,荷葉,竹葉等藥材配伍綠豆煮粥食用來進行治療。

方中竹葉性寒,味甘,淡,歸心,肺,膽,胃經,清香透心,可清熱除煩,生津利尿;和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荷葉,金銀花,綠豆搭配用,能很好的緩解暑熱感冒。

做法:取金銀花,荷葉,竹葉各10克,綠豆20克,粳米100克。先將金銀花洗淨後加入適量水,小火煎煮至汁水有馥郁金銀花香之後,濾取金銀花渣後冷卻,做成金銀花露,荷葉和竹葉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燒開,轉小火煎煮10分鐘,濾去荷葉與竹葉後取汁冷卻備用;將綠豆與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發脹,放入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用大火煮沸,兌入金銀花露及竹葉荷液汁,用小火熬煮至粥熟透,加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第4張

體內溼熱重的時候,容易誘發失眠,頭痛,高血壓,尿路結石,暑瀉,夏季感冒的病症,治療這些病症也需要從祛溼除熱入手,那麼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能治這類病症呢?

溼熱致痛風吃什麼中藥

痛風是指人體肌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溼,熱等病邪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痠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爲主證的病症。用蒼朮熬粥飲用可除溼健脾緩解疼痛。

做法:蒼朮15克,生薏米,粳米各50克。蒼朮洗淨,用紗布包好,與生薏米,粳米同時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粥熟,取出藥包即可服食,分早,晚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3-7日爲1療程。

溼熱體質吃什麼中藥 溼熱體質中藥偏方 第5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