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多籽生殖:美國試管嬰兒就可以生雙胞胎了嗎?

多籽生殖:美國試管嬰兒就可以生雙胞胎了嗎?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絡新聞中時常出現這樣的標題:

多籽生殖:美國試管嬰兒就可以生雙胞胎了嗎?

“XXX地雙胞胎泉水,孕婦喝了就會生雙胞胎”

“XXX廟,去拜了的孕婦都會有雙胞胎”

....

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毫無根據的新聞報導呢,多籽生殖知道那是因爲有許多備孕的家庭都渴望着自己能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寶寶,然後雙胞胎的機率又偏低,所以纔會去輕信這樣的消息。

在如今,隨着醫學技術的發展,美國試管嬰兒技術的出現,很多備孕的夫妻開始把目光轉向了美國試管嬰兒技術,但不少備孕的爸爸媽媽會有其他的疑問了:“美國試管嬰兒雙胞胎機率很大嗎?是不是百分比成功呢?美國試管嬰兒過程是怎麼樣的?費用多少?”

不急不急,這些問題都讓多籽生殖來爲各位備孕的爸爸媽媽們一一講解

要想知道上面問題的答案,我們要先明白雙胞胎的發育過程。

一般的胚胎形成,因爲通常女性一個月只會有一個成熟的卵子從卵泡中破泡而出,而男性則會有無數的精子,這些精子經歷險阻,最後只有一個精子能夠在輸卵管中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是普通的胚胎,然後雙胞胎是怎麼一回事呢?在自然受孕中是怎樣特殊誕生的?

1.受精卵分裂爲2個或多個。

受精卵在發育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機率分類成爲兩個或多個受精卵,這樣就會形成雙胞胎或者多胞胎。

2.兩個卵子與精子結合

有些女性會在在排卵期排除兩個成熟的卵子,然後兩個卵子在輸卵管中與精子相結合,形成兩個受精卵,這樣在醫學上被稱爲異卵雙胞胎,因爲是兩個卵子,也就意味着兩個獨立的胚胎,會獨立的發育形成個體,其中龍鳳胎就是異卵雙胞胎的典型。

以上是關於正常雙胞胎和多胞胎的生長髮育過程,那麼對試管嬰兒來說,試管嬰兒的雙胞胎又是如何形成的,並且和普通雙胞胎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1.什麼是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也就是輔助生殖技術中的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試管嬰兒並不是意味着胎兒會一直在培養液中生長,是採集父母雙方健康的卵子和精子,在體外實驗室進行受精,受精可分爲自然受精和單精子注射受精,這也就是第一代試管嬰兒與第二代試管嬰兒,當精子和卵子在體外實現受精後會在胚胎實驗室中進行培育,讓受精卵發育成健康的胚胎,然後可摘取胚胎的一小部分細胞進行PGS/PGD篩查,也就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接受PGS/PGD篩查(染色體篩查和基因篩查)的胎兒能夠科學的避免胎兒畸形或攜帶遺傳疾病的問題,最後是將篩選後健康的胚胎通過手術移植到準媽媽的體內,在準媽媽的身體裏進行發育直至最後胎兒的出生。

2.試管嬰兒雙胞胎是如何做到的?

瞭解了試管嬰兒的基本後,我們再來看試管嬰兒雙胞胎,無論是單胞胎還是雙胞胎,試管嬰兒的過程是一樣的,都是採集準父母健康的卵子和精子在體外受精並培育成胚胎,不一樣的是一般試管嬰兒在取卵過程中,一般爲了確保成功率,會採用藥物促排卵的方式讓準媽媽能夠在體內的生長多個健康的卵泡並從卵泡中儘可能的取得更多的健康卵子,然後在體外進行受精,這時候就不同了,如果從準媽媽的身體中能夠取得較多的健康卵子並在體外培育成多個健康的胚胎(健康的胚胎只精卵子能夠成功受精後培育成胚胎,並且胚胎通過了PGS/PGD篩查,意味着胚胎不攜帶顯性的遺傳疾病以及染色體異常等問題),那麼準媽媽就滿足了選擇移植多個胚胎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就是主治醫生會根據準媽媽的身體狀況評估時候具備移植多個胚胎的條件,如果條件滿足,醫生將遵循準爸爸媽媽的選擇,移植雙胎/多胎,這也就是試管嬰兒雙胞胎和多胞胎的由來。

3.如果我想要龍鳳胎?

龍鳳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判斷胚胎的性別,這就要講到之前提到過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核心——PGS/PGD篩查,PGS/PGD篩查不僅能夠檢測出胎兒是否染色體異常和是否攜帶遺傳疾病,還能通過基因檢測出胎兒的性別,如果在成功培育出多個健康的胚胎中,有男性和女性的胚胎,那麼準媽媽又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可以移植兩個不同性別的胚胎,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龍鳳胎。注:在國內是明文禁止任何形式的非醫學必須的胎兒性別鑑定,禁止任何單位、個人組織介紹或者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任何一家正規的生殖中心都絕對不會僭越法律的底線。

所以更多的家庭會選擇海外進行第三代試管嬰兒。

4.美國試管嬰兒雙胞胎與普通嬰兒雙胞胎有什麼不同?

相信大家看到之前的描述就會清楚,美國試管嬰兒與普通嬰兒的區別在於一個是體外受精並接受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S/PGD篩查,最後再移植回準媽媽的體內。

所以同普通的嬰兒相比,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S/PGD篩查的嬰兒是不會存在染色體異常以及攜帶已知大部分遺傳疾病的基因,用科學的手段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優生優育,讓胎兒更加的健康。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