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八成人承認自己是“懶人” 沒心情成犯懶理由

八成人承認自己是“懶人” 沒心情成犯懶理由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2年倫敦奧運會已經正式開始,而奧運帶來的運動精神並未感染所有人。近日,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公佈的研究結果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懶得活動”,運動量不足,這導致每年約有500萬人死亡。

八成人承認自己是“懶人” 沒心情成犯懶理由

八成人承認自己犯懶

7月25日至28日,本報健康食品週刊聯合搜狐健康進行了主題爲“你犯懶病了嗎”的調查,吸引了上千網友參與調查。不過,調查結果並不樂觀,八成參與調查者承認自己是“懶人”,而運動量不足、久坐不動等則成爲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殺手”。

運動量不足易致多種疾病

《柳葉刀》發表的兩份報告,判斷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運動量不足,“坐沙發、看電視”類型的生活方式每年致死大約500萬人。本報聯合搜狐健康所做的調查結果則顯示,在國內成人的運動量不足情況則更爲嚴重。

對於“您認爲自己的生活方式屬於‘懶惰’的嗎”這一問題,近八成參與調查者選擇肯定的答案,而這之所以選擇承認自己是個“懶人”則與運動量有關。八成多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每週的運動量並不充足,而具體到每日的運動量,選擇在1小時以下的佔參與調查人羣的82.18%,選擇每日運動量在1-3小時的人羣佔14.87%,而選擇每日運動量在3小時以上的僅佔2.88%。

不僅運動的時間較短,運動的強度也並不樂觀。參與調查者中有81.81%的人認爲自己所選擇的運動強度屬於輕度。認爲自己運動強度達中度則只有16.99%,而認爲自己的運動強度算是強度的人則只佔了1%。

據英國研究人員稱,運動量不足,特指無法完成每星期5次、持續30分鐘中等程度運動或者3次持續20分鐘劇烈運動,或者這兩種運動方式的組合。

據估算,運動量不足作爲誘因,關聯6%的冠心病病例、7%的Ⅱ型糖尿病病例和10%的乳腺癌和結腸癌病例。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大內科吳揚表示,體育運動對於每個人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使你體格強壯,體形美觀,緩解學習、工作的疲勞。同時,運動可加快體內新陳代謝,增強吸收功能,使人精力充沛,體力旺盛。

她表示,運動除了防止肥胖外,還能有效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折的危險。

沒心情成犯懶最大理由

之所以不愛運動,願做懶人,在調查中,過半人羣認爲是心情因素在影響自己犯懶。

對於“如果您認爲您的運動量不足,那麼限制您運動的理由是?”這一問題,52.26%的參與人羣選擇“沒心情”。選擇“沒時間”和“沒場地”的則分別佔20.22%和7.11%。

對於“犯懶”的理由,多數人則將原因歸結爲“天性使然”。在調查中,對於自認爲“犯懶”理由的選擇,有近五成人選擇“追求輕鬆愉悅的本性使然”,三成多人選擇是因爲“厭倦生活、厭倦工作”,其餘的人則將原因歸結爲“對生活節奏加快、信息大爆炸的一種抵制”和“科技現代化帶來的便利爲何不享受”。

吳揚表示,在現代社會中,競爭的激烈和生活壓力的加大會使人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進而導致憂鬱、孤獨等心理障礙的產生。她認爲,心理壓力導致人犯懶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而且社會現代化的進程,給惰性心理帶來了可乘之機。網絡的便利、通訊的簡易以及物質的豐富,這些都讓人的需求得到更高效的滿足,使得“懶惰”成爲一種大趨勢。

事實上,吳揚表示,儘管心情影響勤勞度,但是勤勞的運動卻是讓心理健康的最佳手段。

她表示,在運動過程中,不僅身體得到了鍛鍊,而且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運動還能消除疲勞。

當一個人從事活動時情緒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然而,如果在從事健身活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活動量,就能減少疲勞。人們參加某項運動並堅持鍛鍊,不僅能使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且會相應地掌握並發展一些體育技術技能,產生自我成就感的體驗,產生愉快、振奮和幸福感。譬如,鍛鍊者在運動中若能完成自己制訂的運動計劃,達到具體的目標,將會獲得心理滿足,產生積極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具有很好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效果。

七成人認可“犯懶是心理疾病”

對於人們的犯懶,還有一種解讀稱爲是心理疾病,將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歸類爲心理抑鬱。對此,在調查中,有近七成參與調查者認同“懶病”是一種心理疾病的說法,近兩成人對此說法表示堅決否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EAP簽約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建一表示,很難用量化的東西來評價“懶”,也很難說“懶人”就是心理抑鬱。她表示,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都不太一樣,有人是積極生活型,有人是消極生活型,還有人介於這兩者之間。

不過,她表示,要想評價一個人的“懶”是否正常,除了自我評價外,還要看看他人的評價,看看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受到了影響。如果患上“拖延病”,愛遲到,影響工作績效,在生活中引起伴侶的不滿,此時就需要及時調整了,必要時甚至需要找心理專家進行行爲訓練糾正。

雖然七成人將“犯懶”歸類爲心理疾病,但是對於“嚴重犯懶”是否要去就醫很多人則持保留態度。在調查中,對於“如果您認爲自己已經屬於嚴重偷懶,會否考慮去看心理醫生?”的問題,七成多的人表示自己不會考慮去看心理醫生,僅一成多的人表示會考慮去看心理醫生。

之所以不愛運動,願做懶人,在調查中,過半人羣認爲是心情因素在影響自己犯懶。

對於“如果您認爲您的運動量不足,那麼限制您運動的理由是?”這一問題,52.26%的參與人羣選擇“沒心情”。選擇“沒時間”和“沒場地”的則分別佔20.22%和7.11%。

對於“犯懶”的理由,多數人則將原因歸結爲“天性使然”。在調查中,對於自認爲“犯懶”理由的選擇,有近五成人選擇“追求輕鬆愉悅的本性使然”,三成多人選擇是因爲“厭倦生活、厭倦工作”,其餘的人則將原因歸結爲“對生活節奏加快、信息大爆炸的一種抵制”和“科技現代化帶來的便利爲何不享受”。

吳揚表示,在現代社會中,競爭的激烈和生活壓力的加大會使人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進而導致憂鬱、孤獨等心理障礙的產生。她認爲,心理壓力導致人犯懶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而且社會現代化的進程,給惰性心理帶來了可乘之機。網絡的便利、通訊的簡易以及物質的豐富,這些都讓人的需求得到更高效的滿足,使得“懶惰”成爲一種大趨勢。

事實上,吳揚表示,儘管心情影響勤勞度,但是勤勞的運動卻是讓心理健康的最佳手段。

她表示,在運動過程中,不僅身體得到了鍛鍊,而且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運動還能消除疲勞。

當一個人從事活動時情緒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超出個人的能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然而,如果在從事健身活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活動量,就能減少疲勞。人們參加某項運動並堅持鍛鍊,不僅能使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且會相應地掌握並發展一些體育技術技能,產生自我成就感的體驗,產生愉快、振奮和幸福感。譬如,鍛鍊者在運動中若能完成自己制訂的運動計劃,達到具體的目標,將會獲得心理滿足,產生積極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具有很好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效果。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