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籠中人折射出精神病社會康復體系嚴重缺失

籠中人折射出精神病社會康復體系嚴重缺失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記者在廣西部分地區調研瞭解到,由於針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康復體系尚不完善,爲避免有肇事肇禍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一些家庭只能無奈地將患者囚禁起來甚至關入籠中,產生了一批“籠中人”。針對這一局面,專家建議我國應當重視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康復體系建設,完善精神疾病診療鏈條,避免類似悲劇繼續上演。

籠中人折射出精神病社會康復體系嚴重缺失

“籠中人”缺乏康復治療反致癱瘓

家住廣西忻城縣馬泗鄉馬泗村果煙屯的袁萬海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目前跟父母住在半山腰間一棟上世紀60年代建的泥磚房裏,從村口出發,去他家得爬近40分鐘的陡峭山路。

在袁家屋旁一個小棚子裏,記者見到了籠子和曾經的“籠中人”袁萬海,他半躺在一張木板牀上,由於長期缺乏運動,他面龐浮腫,雙手扭曲變形。記者試圖與之交流,袁萬海完全沒有反應。據袁昌平介紹,袁萬海目前吃喝拉撒都在牀上解決,一天下來一動不動,只有在母親喂他吃飯的時候纔會張嘴吃飯。

他的父親袁昌平育有4個兒女,其中兩個女兒已外嫁,小兒子長年在廣東東莞打工。袁昌平回憶說:“大兒子1993年發病,接着他母親幾個月之後也發病了,但程度較輕,通過服藥可以控制病情。”1994年,他曾帶着妻兒外出治病,袁萬海的病情也一度得到控制,但是在出院後半年,袁萬海舊病復發。“後來又去醫院看了很多次,回來都會復發,爲了治病已傾家蕩產。醫生對他的病情也沒有辦法,後來不得已只能放棄治療。”

到了1996年,袁萬海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多次威脅要燒房子,甚至用燒着的木柴打自己的父母。袁昌平無奈之下,把他關到一間空房間裏。“他在房間裏也不安分,老是拿棍子捅牆,把牆都弄倒了,我只好用木頭做了一個籠子,把他關起來。”袁昌平說,被關進籠子後,袁萬海不再狂躁,而是走向另一個極端,終日躺着睡覺,一句話也不說。到1997年,袁昌平看到兒子不再鬧事,打算把他放出來,然而他發現袁萬海已經無法站立,四肢收縮,並失去了語言交流的能力。

對於將兒子鎖入籠中,進而致其癱瘓一事,袁昌平感到既痛心又無奈,“有哪個父親願意自己造個籠子把兒子鎖起來?我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

記者採訪瞭解到,由於無法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病情不斷惡化,甚至成爲“籠中人”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廣西藤縣,一精神病人黃某宏的母親盧阿姨說,兒子從精神病院回到家後,病情不穩定,時好時壞,發病時會扎自己的手,打人,幻想有人殺他。但是他不願吃藥,家人對此無可奈何。盧阿姨不得不放下工作,天天在家看着他,照顧他吃藥。

精神病社會康復體系嚴重缺失

記者採訪有關部門、醫療機構和專業人士瞭解到,目前我國針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康復體系的缺失,已成爲精神疾病患者治療後復發或放棄治療的重要原因。

“像袁萬海這樣的患者,正是因爲出院後沒有接受正確的康復治療,導致疾病復發,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喪失了幾乎所有的社會功能。”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理衛生科教授孫華告訴記者。

孫華介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出院後的社會康復體系就顯得尤爲重要“現在很多農村的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後,家裏就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兒童,沒有人監督他吃藥,很容易就出現斷藥的情況。”孫華說。

專家認爲,目前在國內,精神疾病康復治療機構普遍呈現缺失的情況。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介紹,目前廣西目前只有60家的能夠收治精神病人的精神衛生機構,其中只有兩三家醫療機構開設有精神康復科,而且主要針對一些輕症病人或者長期住院的病人,不是爲出院後的精神病人提供康復治療服務。而專門的社區精神疾病康復機構基本空白。

“目前以社區爲基礎、讓精神疾病患者獲得便捷、價廉的精神衛生服務網絡還不健全,社區康復人才及機構嚴重不足。”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疾控處副處長盧貴基說。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已經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內容,在廣西,精神病康復環節主要依靠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定期地進行隨訪,指導精神病患者的用藥和康復。但由於相關資源匱乏,很多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缺乏精神疾病治療知識,無法完成相關的工作。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提供的數據,截至2013年7月1日,廣西在冊登記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70144人,其中約有15-20%有肇事肇禍傾向。盧貴基介紹:“廣西每萬人精神科病牀數和精神科醫師數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針對治癒出院後的病人,以及那些沒有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所做的建檔、監測、護理工作則更加少。”

而社會康復體系的缺失也導致了精神疾病患者“出院難”、精神病治療機構人滿爲患的局面。藤縣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鬍超雲告訴記者,有的重性精神病人住了8年本該可以回家了,但是由於身邊缺乏精神疾病方面的專業人員,家人一直不敢接他回家,害怕病人再次發病。由於條件有限,精神科沒有康復病區,新舊病人混住,治療有所緩解的病人,受到刺激後很容易復發。

多管齊下完善社區康復機構

從今年5月1日開始,我國新頒佈的《精神衛生法》開始正式實施,法律的出臺對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都做了詳細規定,有專門指出要建設精神障礙康復體系,針對目前亟待轉變的薄弱現狀,衛生部門和有關專家提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是加強精神衛生知識的宣傳。孫華說,目前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存在多種誤解、偏見,甚至對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嚴重的歧視,使得精神病人在出院後的康復治療、生活、就業問題日益突出“除了針對普通大衆的宣傳教育,還要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屬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孫話說“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對於精神疾病不瞭解,認爲只是心理問題,對於康復治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主動參與康復治療,這也給精神疾病康復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精神疾病社區康復機構。相關人士建議,可以考慮在社區設立專門的精神疾病康復機構,或者在社區醫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的精神疾病康復科室並配備掌握專業技術的醫務人員“爲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社區服務康復是國外普遍採取的做法,國內也有幾個試點,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孫華介紹,在國外,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後,醫院會將患者完整的檔案、治療的建議,匯交到社區,社區也有一套完整的機構和康復流程,由社區醫療服務人員跟家庭配合,不斷的跟蹤、觀察、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這樣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治療鏈,方便患者就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治療中斷而導致的復發。同時也減少了精神病患者家屬的負擔,並能緩解精神疾病‘出院難’的問題。”孫華說。

同時,相關人士建議提高精神衛生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加強人員培訓工作,防止人才流失。“人才是一個重大難題,很多社區醫院沒有配備精神疾病方面的專業人員,而普通的全科醫生普遍缺乏精神衛生方面的知識,這給精神疾病社會康復體系的而建立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盧貴基說。

相關閱讀:

我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發現率已達到2.62‰

多疑妄想成了大學生精神健康的頭號殺手

八成抑鬱症不曾就診多患者初診時病情嚴重

攤派精神病指標是誰在發神經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