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中國腦卒中發病比美國早10年 重在防控體系

中國腦卒中發病比美國早10年 重在防控體系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腦卒中發病比美國早10年 重在防控體系

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

新華網10月30日消息(劉映)美國腦卒中發病率近幾年在下降,但我國以比較快的速度上升。從數據上看,我國腦卒中的平均發病年齡爲63歲,比美國的73歲整整早了10年。

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表示,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對心腦血管病人採取了許多防控措施。同時,他們的防控體系也有一定優勢,像在發達國家基本上70%是家庭醫生、社區醫生,這些醫生直接深入到一家一戶,不單單是看病,而是主動給全家提供保健諮詢,其庭醫生能佔到4-5個人/千人,我們則是0.085個/千人,所以差別還比較大。

“中國人吃的太鹹了”

在危險因素的控制方面,像高血壓,美國合格控制率已達50%,我國的高血壓合格控制率只有10%左右。另外還有控煙、控鹽,現在美國醫生吸菸率只有3%,我國的醫生吸菸率還有40%多。“中國人吃的太鹹了,美國現在人均吃鹽3.2克,而且爲了預防心腦血管突發事件,他們還要把鹽減掉10%。我們現在12克,中國人高血壓現象非常嚴重,老百姓的鹽減不下來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王隴德說。

在運動習慣方面,王隴德表示,國外很多人有運動習慣,下午四五點鐘、早上跑步的非常多。“我們鍛鍊的也就10%左右,且鍛鍊人羣多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爲什麼說要關注中年人的中風風險?因爲中年人很少動,動是第一保健要素,只有你動起來才能保證身體健康。許許多多的風險沒有控制好,因此導致我們的發病年齡越來越提前,像提前到三四十歲,最近我們衛生系統幾個四五十歲的專家都猝死,醫生也是壓力很重,基本上不鍛鍊,風險沒有控制好。”

因此,防控腦卒中需要全社會“動起來”,一是把知識教給老百姓,讓大家知道哪些危險因素是影響發病的,這些危險因素怎麼控制。同時醫務界也應該行動起來,去檢查老百姓的風險,去開發羣衆中潛在而又必須的需求,說是潛在的,就是因爲這些問題不查是不知道的,像血壓、血糖、血脂不檢查不知道。更不要說頸動脈狹窄,不做超聲也不會知道。卒中就是個寂靜的殺手,悄悄地就來了。一般來說,卒中有8個危險因素,具備3個就是高風險人羣。這些風險發現不了,一旦發病就非常嚴重。“最近連續看到好多30多歲的人中風,有的走了,有的殘疾了。以前中國話講‘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但30多歲的人還有一個問題,他的下一代還沒有長成,像最近我們碰到一個31歲的人中風,3個多月沒搶救過來,留下了10個月大的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特別是這個10個月的孩子,這對他的一生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這個問題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要關注中年人的中風風險。”

基層醫療機構和社區醫生是“突破口”

對於全國的腦卒中患者來說,就診的第一時間還是在區縣,區縣這一級防控能力的提升很重要。如何發展基層醫療機構、調動社區醫生的積極性,王隴德表示,實際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在很多城市,社區搞收支兩條線,給他固定的工資,所以他沒有積極性多幹事。發達國家的經驗是大部分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治療機構是社會辦的,政府只是向社會辦的醫療機構去購買服務。社區醫療機構要跟服務對象簽署協議,每一個服務對象要做哪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工作,政府都給定好了。“你跟老百姓簽了協議,按人頭分,你服務多少人我給你多少費用,所以他服務得非常好,因爲他籤不了協議就拿不了工資。”

對於康復來講,首先在基地醫院能夠把康復和預防、治療結合起來,放在一個病區裏。王隴德指出,腦卒中大部分都是缺血性的,減低病死率、減少傷殘最重要的就是及時動手、及時溶拴。但溶拴有創口期,現在基本上是4個半小時之內,如果患者從發病到到達醫療機構開始溶拴,能控制在4個半小時之內,就會極大地減輕殘疾的可能和殘疾的程度。但很多病人是到不了的,而且患者也沒有這個意識和理念,發生這樣一些疾病的前兆,因爲這個往往在夜裏或者凌晨發生,患者就說等等吧,不及時到醫院,等到了醫院就來不及了,這樣一些理念的建立也非常重要。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