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養老院護工一工難求 更需經濟心理雙護理

養老院護工一工難求 更需經濟心理雙護理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老院護工一工難求 更需經濟心理雙護理

據媒體報道,當下養老院的護工普遍缺乏。有記者先後走訪了重慶10家養老院或老年公寓,發現一個護理員一般要照顧10名左右的老人,遠遠低於國家標準。養老院護工“一工難求”現象在全國也很普遍。

一份職業,如果從業者寥寥,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付出與獲得嚴重不成正比。在這種情況下,養老院,很難說是一個理想的頤養天年的場所。

但中國正處老齡化,有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僅僅依靠家庭養老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化養老是必由之路。但如果數量如此之大的老年人在養老機構得不到高水平的養護,不僅是對他們的不公平,也會成爲社會不穩定的潛在因素。從這個高度看,養老院護工存在如此大的缺口,就不簡單是個行業的問題,而是一個值得政府和全社會關注的社會問題。

當務之急,是增加對這一行業的投入。養老作爲一個重要的事業,政府應當增加投入,這個投入可以是全方位的。具體對於護工而言,無論是公辦的養老院,還是民營營利性的養老院,抑或是慈善性質的養老院,都應當作爲特殊的職業人羣,享受到政府的職業津貼。這個津貼的性質表面上看起來是對護工的補貼,但從本質上來說,是政府對於養老事業的投入,體現了全社會對老年人的照顧和關愛。或許有的人對於增加公辦養老院護工的津貼沒有什麼異議,但對於補貼民營養老機構的護工可能不太理解。其實這種作法並非沒有先例,比如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模式,與民營機構合作開展養老事業。這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政府資金無論以何種途徑投入和使用,我想落腳點是要讓老年人受益。

除了經濟上的“護理”,還要對養老機構的護工給予心理上的“護理”。其實養老院護工的收入未必就是全社會最低的,但爲什麼缺口這麼大。原因不單純是經濟方面的,還有護工每天不得不面對的各種無形的壓力,諸如每天面對衰老、病痛以及各種無理由的非難,職業聲望在社會上偏低,凡此種種,無一不對從業人員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衝擊,使他們無法承受而選擇逃離。因此對養老院的護工也要進行一定的心理上的撫慰,由專業的人員對他們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矯正。要讓他們安心地從事這份工作,首先得治好他們的“心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