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程京院士:小康首位是健康 倡建“治未病”國家體系

程京院士:小康首位是健康 倡建“治未病”國家體系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康小康,首先全民要健康。人從生到死都應當“治未病”。消滅疾病於未然,讓“治好病”的觀念讓位於“不生病、少生病”,使全民健康得到更有效保障,這是對“健康中國”有作爲、有擔當的迴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分子生物學家程京教授這樣說。

程京院士:小康首位是健康 倡建“治未病”國家體系

小康首要是健康

來自清華產業的消息,程京在談到建立“治未病”國家體系時指出,目前,中國已有糖尿病患者1.14億人,佔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的1/4;肺癌發生全球第一,每年還新增癌症患者312萬人;心血管病的發病人數持續增加,約每5個內地成年人中,就有1名心血管病患者。

從“美麗中國”寫入中共十八大報告,到“健康中國”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程京認爲,從保護環境到保衛健康、再到經濟增長,這纔是實現全面小康、追求民生幸福一以貫之的解決方案。“小康小康,首先全民要健康!必須逆轉國民健康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相背離的窘迫局面,把疾病的源頭控制作爲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屏蔽此推廣內容程京主張,“治未病”必須提升到與“治已病”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消滅疾病於未然,讓“治好病”的觀念讓位於“不生病、少生病”,使全民健康得到更有效保障。

“治未病”重於“治已病”

程京指出,“治未病”的範疇涵蓋人的心理、生理、器官和整體。多年來,人們由“溫飽”走向“過飽”,生活環境和生活社會行爲出現大幅度改變,然而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還很淡薄。同時,政府、社會和行業仍然死守疾病救治模式,把醫改的重點過於側重在醫院,未能從源頭上徹底遏制慢病的發生和攀升。

他認爲,政府應主導全民健康和慢病防控的頂層設計。中國需要覆蓋全民“治未病”的預警、預測、個體化診療和公衆參與計劃。

他建議,應該實現“三個到位”:

一是立法到位,儘快出臺衛生基本法,推動“全民健康保障(或促進)法”,以法律爲依據,全面推進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加速落實針對新生兒和未成年人的出生缺陷、健康保護措施。

二是機構到位,設立跨部門、跨行業的慢病防控常設機構,如“健康部”;制定全民健康指數,使政府、社會、民衆都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全民健康事業中,主導“新生兒出生缺陷篩查行動計劃”和“全民強國慢病行動計劃”,大幅度提高慢病防控的效率,爭取使中國慢病發病率儘快達到拐點。

三是信息到位,充分發揮網絡終端和大數據的優勢,建立覆蓋全民的“治未病”雲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結合全民“未病”電子檔案和數字病歷檔案等數據來源,開展中國人羣“治未病”大數據分析,形成可防控出生缺陷、預防慢性疾病的數據模型、預測工具、干預決策輔助系統,指導預測和干預所需的飲食藥品研發。

健康服務需求巨大

程京大膽地預測:“當前,中國全民大健康服務的消費需求、市場潛力每年有十萬億元人民幣。”

這位曾留學美國的分子生物學家說,中醫而非西醫,能更有效地把亞健康的身體指標“調理”到正常水平。“治未病”應當貫穿人從生到死的一輩子。很多重要人物一年會做四次體檢;而移動穿戴技術的普及,已能讓普通人享受到一年數次體檢的待遇。

來自去年底在京舉行的第七屆健康中國論壇的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健康產業成爲中國50個行業中產值增長最快、效益最高的產業之一。截至當年11月底,社會力量投入健康產業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

中國科技部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在該論壇上預言,中國健康產業已進入“十年黃金期”,未來可能會涌現一批千億元企業。他說,2013年,內地生物技術與健康產業領域共取得653.95億元的投資,僅次於互聯網與電訊行業,排名第三。2014年1-11月,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在41個工業行業中,增速僅次於化工業。從醫藥製造業利潤分析,2014年1-10月,主營業收入18576.4億元,利潤率爲9.12%。

“未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保健品市場潛力在1萬億元左右。”王宏廣指出,健康產業正在形成病前預防、病中救治、病後康復爲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醫學模式正在由治病爲中心,轉向防、治、養結合,遺傳、生理、心理、營養、運動、環境等六位一體的新模式。

百姓怎樣從“治未病”中獲益?程京舉例說,一是可以知道自己屬於中醫體質理論中的哪種體質,再通過基因芯片瞭解自己有哪些疾病易感基因,有潛在患哪些病的風險;二是知道了這些,可以科學地指導自己從小養成不利“已病”發生的良好生活習慣,以減少發病風險;三是對生活環境可能誘發的疾病有所防範;四是對於安全、有效用藥,而不是錯誤用藥,提供細化到個人的指導。

在程京看來,“人”字的筆劃中,一撇是健康,一捺是財富。一個人再位高權重、擁有再多財富,如果健康出了問題,就會面臨一個尖銳的問題:你本身還值錢嗎?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