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不開胸剪骨 78歲老人血管當通道換心臟瓣膜

不開胸剪骨 78歲老人血管當通道換心臟瓣膜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8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天,78歲的馮桂蘭帶着一週前換上的人工瓣膜出院回家。她的胸部沒有任何傷口——醫生們把體內的血管當作天然通道,將人工心臟瓣膜送到指定地方並換上。

從馮桂蘭開始,與她一樣不能承受外科開胸換瓣手術的主動脈瓣狹窄病人,因此獲得生的希望。

不開胸剪骨 78歲老人血管當通道換心臟瓣膜


老人無誘因胸悶兩年,原來是心臟瓣膜老化了

馮桂蘭老人兩年前出現無明顯誘因的胸悶,動不動就接不上氣來,而且病情是進展性的,越來越嚴重。

她被確診爲主動脈瓣狹窄。兩年間,她不斷地在醫院進進出出,但藥物根本無法改善她的胸悶症狀。

同濟醫院心內科主任汪道文教授告訴武漢晚報記者,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就像一扇門。通過肺部氧合過的新鮮血液從左心房到左心室,心臟收縮時,這扇門打開,血液流到主動脈,再流向全身動脈,從而滋養全身的組織和器官。心臟舒張時,這個門就關上了,使流到主動脈的血不會迴流到心臟,而是去它該去的地方。

“馮老太太的這扇門壞了。”汪道文教授介紹,馮老太太因爲年紀大了,心臟瓣膜發生了退行性病變,纖維化、鈣化了,變得極其狹窄,“門”無法正常開關,血液無法正常流動,引起她越來越嚴重的胸悶症狀。

汪教授告訴武漢晚報記者,人類對主動脈退行性病變的探索始於1663年,一名法國醫生在屍檢時,發現了進行性氣短、無脈猝死的病人,左心室擴大、主動脈瓣鈣化的生理學特徵。現在,在65歲以上人羣中,重度主動脈狹窄的患病率爲2%-9%,其獨立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男性、吸菸、高血壓、超重、血脂異常及糖尿病等。

汪道文教授介紹,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在出現症狀後,如果不治療或僅靠藥物治療,2年存活率低於50%。而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惟一手段就是換瓣。

三個教授同臺,一個小時換好瓣

常規的外科手術換瓣,需要劈開胸骨,進行體外循環,讓心臟停跳後,再切下壞掉的瓣膜,換上新的瓣膜。病人需要度過手術麻醉關、術後感染關,手術後還需要漫長的胸骨重新長好的過程。馮桂蘭說年紀太大了,怕闖不過這些關,不願意開胸手術。

同濟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曾和鬆教授,決定爲馮桂蘭做不劈胸骨的介入換瓣手術。他與蔣建剛、嚴江濤兩位副教授組成一個手術團隊。術前,他們通過CT測量並設計好適合馮桂蘭的人工生物瓣膜。

16日上午9時,手術在同濟醫院雜交手術室開始。三位專家先在馮桂蘭的左股動脈穿刺,將一根7毫米形似豬尾的導管送到她的主動脈根部,在病變處定好位,從股動脈到達主動脈根部,這一段血管通路是80釐米,這是一條輔路。

定好位,三位專家再在馮桂蘭右股動脈穿刺,送進操作裝置,並進行操作,這纔是用來操作的主要通道,因此選擇了比左股動脈條件要好的右股動脈。

三位專家相互配合,先用球囊將馮桂蘭極度狹窄的主動脈瓣撐開,再將扁平的生物瓣膜送到這裏,調整好位置後,像傘一樣瞬間撐開。新的人工瓣膜就完美地取代了壞瓣。整個手術只有1小時。

生物瓣使用壽命10年,只適合老年人使用

介入換瓣不用大動干戈地劈胸剪骨,對心臟幾乎無創傷,那能不能用這種方法取代外科開胸換瓣呢?

“現在還不能!”曾和鬆教授肯定地回答。他介紹,目前使用的人工心臟瓣膜有兩種,一種是金屬機械瓣,一種是用鈦金屬和豬心包組織做的生物瓣。機械瓣可以使用終身,但不能摺疊,人的股動脈一般在7-10微米,因此機械瓣膜不能通過血管操作。生物瓣可以摺疊,摺疊後可以通過血管操作送到主動脈瓣膜的生理位置,但它的設計使用壽命只有10年。

10年的設計使用壽命到了怎麼辦呢?曾和鬆教授告訴武漢晚報記者,心臟生物瓣膜的使用壽命是10年,每個人的情況又不一樣,超過10年還可以再用,有的人不到10年又壞掉了。壞了後,可以再次換瓣。

“我們現在給自己定的介入換瓣適應症很嚴格。”曾和鬆教授告訴武漢晚報記者,首先要求年齡在65歲以上。

“隨着人工瓣材料和使用壽命的改進,將來的換瓣完全可以實現不開胸。但那一定是要以人工瓣材料爲基礎,操作技術沒問題。”曾和鬆教授最後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