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4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嚴寒酷冬終於過去了,雖然初春還沒有脫去繁重的外衣,可是從氣溫上面就可以感受出來有些變化了,之後的日子就會越來越暖和了,身體變舒服了,可是體內的溼氣還是需要排一排的,畢竟冬天吃的比較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而這些食物都是不易消化的,容易造成腸胃悶脹,併產生過氧化物,春天如果再吃這些就會加重炎症反應和溼氣,因此從食療方面要下足了功夫,祛溼湯一起來學習下。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1、黃瓜去溼湯

材料: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

做法: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淨,鴨腎洗淨、飛水、切片,粳米淘洗乾淨。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有清熱解之效,適應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症。

2、健脾祛溼湯(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3、和中化溼湯(3~4人分量)

材料: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溼熱脾虛者飲用。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第2張

4、清熱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溼,清熱毒。

5、鵪鶉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鵪鶉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去溼,潤肺化痰。

6、橫月利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去溼,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第3張

7、草龜去溼湯(3~5人分量)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

去溼食材

花旗參: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葉: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乾使用。除了去溼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白朮: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慾不振等具療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藥。具促進體內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並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溼,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

木棉花:具除溼毒及清熱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溼之好材料。

減溼妙招:以下5點能減少溼氣

睡足覺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容易脾虛,進而引起水溼停滯。最好每天晚上11點之前上牀睡覺,保證6~8小時睡眠。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第4張

吃清淡

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併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和溼氣。最好堅持適量、均衡飲食。

少沾涼

中醫認爲,過多食用冰激凌、涼性蔬果等生冷食物,會影響腸胃功能,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涼品”要限量,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此外,“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很容易讓溼邪侵入身體,特別是在季節變換時。切記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別太涼,洗頭後要及時吹乾等。

多運動

越是不動,體內堆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溼”。

戒菸酒

吸菸喝酒是加重“溼毒”的重要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溼邪,菸酒儘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春季喝7款祛溼湯讓身體不再溼漉漉 第5張

總結:以上這七種食物可以很好的祛除體內的溼氣,人一旦體內有溼氣,身體肯定不會好,時間一長還容易引起其他不舒服的現象。平時吃的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平時還不能熬夜,因爲覺睡不夠容易脾虛,進而引起水溼停滯。平時受寒很容易讓溼邪侵入身體,特別是在季節變換時。切記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別太涼,洗頭後要及時吹乾等。經常不運動會導致體內溼氣排不出去。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