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穴位養生 > 如何解眼疲勞去睏乏

如何解眼疲勞去睏乏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眼科專家爲長時間用眼的你推出了一套簡易眼保健操,它有助於預防因用電腦過多而產生的電腦眼症消除眼睛疲勞和不適等症狀,並阻止近視的進一步加深。

如何解眼疲勞去睏乏

2分鐘專心致志地注視大拇指

運動目的:改善眼睛的運動功能

用毛巾或眼罩或手掌掩住一隻眼睛。注意眼睛切勿閉緊!坐在椅子上,身體挺直,切勿挨靠!兩腳平行放在身體前。

將睜眼的身體一側的手臂往前伸直並豎起大拇指。做眼操時,眼睛始終緊緊地盯看大拇指,絕不使之從視線中消失。頭要挺直,不要跟隨手臂移動。

將手臂從右向左地做水平移動7次,最大距離爲60~70釐米。然後從上向下地做垂直移動7次,接着做對角線斜移動7次(先從左往上,並往右向下,然後從右往上,並往左向下),最後做圈狀移動7次(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方向移動)。換手再練習一遍。

專家重要提示:每隻眼睛的練習時間最長不超過2分鐘,否則眼睛會產生疲勞感。

4分鐘遠近交替地注視兩支鉛筆

運動目的:訓練空間視力

坐在椅子上,身體挺直,切勿挨靠!兩腳平行放在身體前。

兩手各執一支鉛筆,鉛筆一前一後平行地垂直在鼻子前。一支鉛筆與鼻相距約20釐米,另一支則相距約50釐米。

現在開始輪流地盯看一遠一近的鉛筆,並觀看那支未瞄準的鉛筆是如何一物看成二形並變得模糊不清的。開始觀看時速度緩慢,然後逐漸提高速度。練習最長不超過4分鐘,否則會產生疲勞感。

專家重要提示:如果你沒有複視(看不到復像),可以試着稍微移動一下你看不見的鉛筆,或從窗戶向外望一會兒,然後再重新練習。倘若你始終無法看見覆像,那你應去看眼科醫生,或請驗光師幫你查查視力。

2分鐘心中再現所觀看字母

運動目的:訓練眼睛的敏銳度

手拿一本外文雜誌或一張報紙,從中找一個非對稱性的字母(例如英文小寫字母a,如圖所示),然後對着字母s看,共看5遍。接着閉起兩眼,心中再現所觀看的字母精確圖形及其鮮明的對比度,持續時間30秒鐘。

現在你以十分敏銳的目光去想象遠距離的字母s。重做練習一次,對字母s圖形想象的時間持續30秒鐘。

接着想象字母s左右側相反(左右顛倒)的圖形。如果你掌握練習的全部要領,你就能夠得心應手地不間斷地依此做完這項練習。

專家重要提示:遠視者切勿做這個練習。有些近視的人開始做這個練習時困難重重,但通過反覆練習,做起來就會越來越容易。

3分鐘側看胸前拋球接球

運動目的:訓練側視力

這項練習需要用站立的姿勢來完成。尋找一個至少有4米遠的注視點的地方,以便於做這項練習。

現在你將一個網球在體前往上拋,然後又將落下的網球接住。在上拋下接網球時,你的視線始終不離開遠方的注視點。當網球一上一落時,你只應用眼睛的餘光觀看。如果你成功地掌握這種練習法,甚至能將網球往上拋1米多高,並將落下的網球重新接住,那你就能將手臂越來越遠地向身體一側移動,直至你看到網球還處手你的眼角視野之中爲止。
  開始練習時,左右手輪換地做拋接網球和側看練習。練習熟練後,可用兩手同時做拋接網球和側看練習。

專家重要提示:即使你開始練習時感到困難,但仍不應直視網球。如果要提高練習水平,你可以邊看電視邊做練習。

4分鐘掩眼操

運動目的:放鬆眼睛

坐在辦公桌前,兩手手肘支撐在桌子上或大腿上。將隆成拱形的手掌放在眼睛前面,掩住兩眼,但不閉目,而且你還能夠用鼻自由地呼吸。儘量不讓光線入眼。

現在你想象在眼前遠方出現一幅美麗的圖畫(如海洋)。至少練習4分鐘之後,慢慢地將掩眼的兩手放下,練習就此結束。接着你用眼睛的餘光看一下你的側邊視野中的東西。

專家重要提示:遠視者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人應稍微改變這個練習的方法:用兩眼環繞地觀看一盞燈的光,但兩眼不直向燈光裏面礁!接着你察看所產生的光點,直到它慢慢消失爲止。

關於眼睛的3個驚人數字

女性乾眼症發病率是男性的2.5倍!女性因激素起伏波動比男人易患乾眼症。不僅如此,很少有人意識到,眼睛疲勞過度和水分不足也能消耗身體和精神能量。

疲勞時,眨眼頻率提高64%!眼睛反射通過消除眼睛表面的淚水而保持眼睛潤溼。與人交談的時候,我們平均每分鐘眨眼睛16.6次。然而,當你進行電腦操作、閱讀或縫紉等眼力勞動的時間達到30分鐘時,你的眨眼率上升了64%。如果感覺自己眨眼的頻率明顯提高了,就應每15分鐘閉目養神10秒鐘,然後眨眼睛5次這是消除眼睛疲勞,恢復視力活力的妙計。

Ω—3脂肪酸能讓乾眼症狀減輕66%!淚水含有天然油的脂質層,這對保持眼睛潤滑至關重要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服用Ω—3脂肪酸能幫助板腺分泌天然油,從而使乾眼症狀減輕66%。金槍魚或蛙魚富含脂肪,被譽爲潤眼的妙方,每週可食用數次。

每天服用2.2毫克深海魚油也有效。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