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飲食顧問 > 小偏方 > 煎服滋補類中藥要注意什麼?

煎服滋補類中藥要注意什麼?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滋補類中藥有哪些

煎服滋補類中藥要注意什麼?

1、菊花

治療作用:菊花有很多品種,如雛菊、杭菊、黃菊、白菊、祁菊等。此爲貢菊,顧名思義指過去獻給皇上的。貢菊有明目、清熱、散風的作用。如果受風寒而引起的頭痛,泡些菊花茶即可去頭風。

用法:泡茶。

2、枸杞

治療作用:產於寧夏的銀川、中寧、中衛的枸杞子爲最好。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氣可充、血可補、陽可升、陰可漲、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腎可養、火可降、風溼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補肝腎、明目、安神。對於老年人,枸杞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用法:泡水、煲湯或每天吃十幾粒。

3、黨蔘

治療作用:黨蔘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脾胃虛弱者,服用黨蔘有較好的效果。古人對黨蔘有很好的概括:健脾運而不燥,潤肺而不反寒涼,滋胃而不涼,養血而不燥。既滋補又養血。

用法:把黨蔘切成小段,做湯。燉羊肉放黨參也很好。整枝黨蔘可以放在瓶子裏泡酒。

4、花旗參

治療作用:花旗參又叫西洋參,它主要產於美國的綠州天脈、加拿大、法國。西洋參與其他參不同,它既有補氣的作用,又有滋陰的作用,服用後不會上火。特別針對中年人,每天吃兩三片,對身體很有益處。

用法:泡水、燉肉、直接含服。

5、當歸

治療作用:主要產於甘肅岷縣、陝西秦嶺。它分爲當歸頭、尾、全當歸。“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不流,“全”活血而不走。血虛引起頭疼宜用當歸頭;身體虛弱可用當歸身;筋骨疼痛、手腳麻木可用當歸尾。

6、三七

治療作用:這種藥材爲三至七年採收,所以叫三七。它的外形如獅子頭,主要產地在雲、貴、川。少量食用三七可以補血,大量可以活血化淤。

用法:食用時把它搗碎,與雞、肉一起燉,可以治療老年人的頭風痛、腰肌痠軟無力等症。

7、黃芪

治療作用:黃者,色黃;芪者,長也。它是一種古老的中藥。產地在內蒙古、山西。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爲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

用法:泡水喝,泡酒飲用

8、杜仲

治療作用:杜仲主要產於四川。功能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別是腰膝痠軟無力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用法:泡水、泡酒、燉肉。

9、天麻

治療作用:主要產於雲、貴、川。它的功能爲鎮靜、散風、止痛。如果受了風,出現頭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風草。它的治療效果快,可以直接達到病竈。快似一支箭,所以又名“赤箭”。

用法:泡水、泡酒、燉肉。

10、鹿茸

治療作用:鹿茸分爲梅花鹿茸和馬鹿鹿茸,產地爲吉林省雙陽縣,它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療陽虛所引起的四肢發涼、頭目眩暈、腰膝痠軟無力等症狀。對腎陽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用法:泡水、泡酒、燉肉或直接服用。

煎服滋補類中藥要注意什麼

1、用具有講究

煎煮藥用具應選陶瓷沙鍋、瓦罐或搪瓷器皿,鐵、錫、鋁等金屬器皿均屬禁忌之列。

2、水火要相宜

水指水量,火即火候。煎滋補中藥時將藥放入鍋內,加清水浸沒藥材,頭煎水量以浸沒藥材2釐米爲宜,二煎以水浸沒藥材0.5釐米爲宜。一般先將藥物浸泡20~30分鐘,再經文火頭煎40~60分鐘,二煎40分鐘左右。

3、辨類煎仔細

煎補藥時,如藥中含有鱉甲、龍骨、龜甲、虎骨、鹿角等骨質、貝殼類補藥,應先打碎煎30—40分鐘後再下其他藥物同煮;而黃芪、黨蔘、首烏等調理滋補藥應用文火煎1小時再復煎一次,以免浪費藥材。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等,應在去渣的藥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以免與其他藥同煎時黏合煮焦。某些貴重藥應另煮,如人蔘就另切成小片,放人蓋盅內,隔水燉2~3小時。亦可用水磨汁或磨成細粉後調服。

4、鍋蓋要蓋嚴

煎藥時爲使藥物煎透,必須蓋上鍋蓋。特別是滋補藥品的貴重中藥如人蔘、鹿茸等更應關蓋文火煎熬。滋補藥應煎2或3次,每次煎成200~300毫升爲宜。

5、時間要適宜

補藥煎好後,應將頭煎、二煎、三煎混合,分晨起空服或晚上睡前服用較好。一般放置時間不宜超過12小時,以免滋補中藥的藥效成分損失。

6、服用方法有講究

補藥煎好後,應將頭煎、二煎、二煎混合,晨起空腹服或晚上睡前服用治療效果較好。一般放置時間不宜超過12,以免藥效成分損失。此外還要注意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避免某些食物對補藥成分的影響。

飲食指南
生活常識
生活禁忌
食材
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