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醫療保險令人不安全 醫保改革有必要引入商業保險

醫療保險令人不安全 醫保改革有必要引入商業保險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1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不起病,一直是普通人人生“三大怕”之一,相對於上不起學、買不起房,生不起病讓人有更多的不安全感。

醫療保險令人不安全 醫保改革有必要引入商業保險

所以,當“六部門公佈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避免因病致貧”的消息傳來,民衆感到很欣慰和振奮--讓那個爲了給妻子做透析只好私刻醫院公章的悲傷平民故事成爲絕唱吧,這個社會,再也不希望看到“廖丹第二”了。

爲了這個目標,在這個制度設計已經出臺,具體實施還沒推進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專家,希望通過拾遺補缺,爲它的順利落地增磚添瓦。

直接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擴大報銷範圍不行嗎?

爲什麼要引入商保?

陳秋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不管各地的改革方案將會如何制定,這都說明政府已經在制度設計上要籌措一個大病醫保的項目,來補充基本醫療保障不足以抵消“巨災疾病”負擔的缺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進步。

通過商業保險也許可以提高醫保運作效率,其實不管是通過醫保還是商保來投保大病保險,都是必須要先拿出一筆錢來,我個人的想法是,既然政府能拿出這筆錢,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擴大報銷範圍等方式,給大病患者減輕醫療費用負擔,不一定非得讓商保參與進來。

即便讓商保參與進來,相對於政府統籌購買商業保險的太倉模式來說,允許個人使用自己的賬戶購買商業保險的鎮江模式更好,這個選擇權應該交給個人。

李慧娟(中國醫師協會醫療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醫保改革是一個特別複雜的問題,目前來說,我並不瞭解將來會推廣哪個模式,或者說,我並不能判定哪個模式更加適合全國的情況。但是,我可以肯定哪種模式是不正確的,就是那種完全不考慮持續性、限制專業發展的全民免費醫療方式,那種模式肯定是一個死衚衕。

現在的改革方向還是要引入商業保險,我特別支持這個思路,必須有商業模式的介入,按照商業運作的規律,這種模式的醫保改革方案纔會有持續發展的希望。

朱恆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若商保不是有更大的風險池(統籌層次),用基本醫保結餘購買商保補充醫療保險,並不擴大風險分散功能。如果參保人羣是一樣的,醫保基金結餘購買商業補充險並沒有“保險”功能。

從醫保基金中劃錢用作大病保險資金

會不會造成基本醫保的縮水?

陳秋霖:之前的鎮江模式也好,太倉模式也好,用於大病保險的錢並不是直接從醫保基金裏撥轉的,鎮江用的是個人賬戶裏的結餘資金,太倉使用的是政府從醫保結餘中統籌過來的資金,這些都不是直接從醫保基金裏切蛋糕。

但是,現在出臺的方案裏面,允許使用部分醫保基金作爲大病保險資金,並允許結餘不足或沒有結餘的地區,在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年度提高籌資時統籌,這跟使用醫保結餘,在制度上可是有本質上的差異。

醫保基金的池子是固定的,如果再分流出去一部分,去做大病保險了,是不是會擠佔基本醫保報銷的額度?如果事後證明基本醫療報銷因此縮水了,沒有得到大病保險補償的參保者,會不會產生不滿?

如何控制醫療費

過度使用?

花不是自己兜裏的錢看病,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大方”一回,而醫院更是會給能夠報銷的患者增加用藥量,提高就診費用。這幾乎是一個人人知道的潛規則。

鎮江一位地方醫保官員就曾向媒體透露:醫保(的監管措施)和公立醫療機構(不合理醫療費用產生)之間的博弈如同抗生素和細菌的關係,“吃一段時間可能就不靈了,就像抗生素一樣,過一段時間就得換藥”。

朱恆鵬:控費壓力也巨大,這是引入醫保後一個無法消除的矛盾:參保者的決策是隻要個人收益超過個人支付就購買,個人掏3元就得到價值10元(醫保報銷70%)的服務,患者傾向於過度消費,“過度”是從社會角度看,社會成本10元的服務產生的社會收益不到10元,但個人不認爲是過度,因爲私人成本只有3元,私人收益超過3元。

按照現在這個趨勢,數年後,各地相繼會出現赤字,屆時,控費和提高籌資的矛盾就會激化。

城鄉居民的醫療需求

會進一步釋放?

朱恆鵬:基本醫保與非基本並無明確界限,問題就在於基本的上限在哪裏?按照什麼標準確定基本醫保?按照籌資水平定標準?按照補償上限定標準?還是其他?

此外,基本醫保的全覆蓋,再伴隨大病醫保帶來的保障水平提高,大幅度釋放城鄉居民的醫療需求,若醫療服務供給能力沒有有效提高,越來越高的醫療需求會進一步加劇城鄉居民的看病難問題,醫保給城鄉居民帶來的實惠會大打折扣。醫療體制改革滯後還是成爲緩解居民看病難和貴的最大瓶頸。

補白

商保市場份額不到5%

由於我國的社保管理體制跟國外有很大不同,商業保險機構在我國醫療健康險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只有5%不到。而美國、加拿大、瑞士等國商業保險機構的健康險年保費收入平均佔到保險費總收入的25%至30%,與中國同處亞洲的新加坡該比例也達到了23%。

可能導致

窮人補貼富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恆鵬認爲,這樣發展大病保險,很可能會出現“窮人補貼富人”現象。三四十萬元的醫療費用,即便通過大病醫保補償60%甚至更多,患者自付的部分也是貧困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實際享受大病保險保障的有可能是富裕人羣。也許更好的做法是基本醫保全部用於保基本。大病保險完全交給商業保險公司,由個人自願購買。對貧困家庭的保護通過定向性的大病醫療救助來實現。

怎麼提防

跑冒滴漏

在很多醫保制度完善的國家,保險公司的員工必須經常出入醫院,檢查醫院在醫療費的使用上有沒有“跑冒滴漏”。而在我國,保險公司監督醫院是否過度治療纔剛剛開始,所以保險公司負責大病保險結算工作的員工大部分工作還只是到醫院做做政策宣傳。(周明傑)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