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宮頸癌有望成首個被消除的癌症

宮頸癌有望成首個被消除的癌症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宮頸癌的病因非常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感染性的疾病,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明確的關係,而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性接觸。”時值第21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及世界免疫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萬希潤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近年來宮頸癌臨牀發病率持續上升且趨於年輕化,但既然我們清楚宮頸癌的病因,我們就有希望預防它,另外,通過定期篩查,可以發現早期病變和癌前病變,早診早治。這都使宮頸癌可能成爲首個被消除的癌症。

宮頸癌有望成首個被消除的癌症

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會癌變

HPV有多達百種分型,6和11型病毒集中在肛門,16和18型主要影響宮頸,差不多50%的宮頸癌與HPV16型有關係,還有20%與18型有關係,因此,16、18型引發了70%的宮頸癌。

“從病毒感染到癌前病變,需要病毒不斷地整合到細胞中造成基因突變,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比如,大多數患宮頸癌的都是已生育婦女,但是這些婦女往往是在之前很早就已經感染,而感染以後平均8-10年才發展成宮頸癌。”萬希潤教授表示,HPV感染在女性中較普遍,70%至80%女性一生中會感染該病毒,因爲女性的陰道環境更適合病毒的生長。但並不是所有HPV都致癌,一方面是因爲病毒有高危型和低危型的,低危型不會致癌,另外要致癌,還要高危型的持續感染。很多病毒可以自然消除,所以不要“談毒色變”。

莫把“糜爛”跟“癌“掛鉤

對於讓很多女性惶惶不可終日的“宮頸糜爛”、“宮頸炎”,萬希潤教授表示,宮頸糜爛是過時的名詞,和宮頸癌不能相提並論,“年輕女孩因激素刺激使宮頸腺體上皮外移看起來像是糜爛的表現,其實那不是糜爛,是生理性的正常變化。即便被診斷爲宮頸糜爛,也並不意味會有癌前病變,因爲病變一定是細胞發生變化,而不僅僅是器官外觀發生變化。”

“宮頸癌的發病往往沒有症狀,不要等到出現症狀纔去做篩查。”萬希潤教授強調說,有過性行爲的女性需要定期到醫院做宮頸癌檢查。如果病毒呈陰性,年輕女性3年查一次,35歲以上女性,若既往檢查都是陰性,則可5年查一次。

據瞭解,目前我國宮頸癌的首選篩查方法是宮頸刮片,未來有望改用病毒檢測法。

早打疫苗可將癌細胞扼殺在搖籃

除了做篩查,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宮頸癌呢?

對於目前越來越受到學術界、醫學界重視的宮頸癌疫苗,萬希潤教授表示,由於它是預防性疫苗,不是治療性疫苗,所以注射宮頸癌疫苗最好是在有性生活之前。不過國外資料顯示,曾經有過HPV相關癌前疾病並做過治療的女性,HPV疫苗依然可以減少65%的高度病變。

對於青少年的普及教育,萬希潤教授建議,如果有條件,越早注射疫苗越好,在美國11、12歲左右的青少年就可以注射了。另外,家長對於青少年的性教育需給予正確的引導。

今年我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的主題“科學認識癌症倡導健康生活”,萬希潤教授強調說,“治療宮頸癌一定要相信專業醫生,相信科學,抵制謠言,抵制忽悠,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