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李斯特菌可致“死胎” 隱藏在冰箱中作妖

李斯特菌可致“死胎” 隱藏在冰箱中作妖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7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斯特菌,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它是一種隱藏在冰箱中的“殺手”,尤其偏愛孕婦、兒童!
去年夏天,在西安住院的劉女士被李斯特菌感染導致早產,出生嬰兒受感染一事引起衆多市民關注。

最近,深圳一知名攝影記者突遭李斯特菌性腦膜炎侵襲,生命垂危,緊急尋找治療藥物的消息也在朋友圈刷了屏。

看來,我們真的要好好了解下李斯特菌了~

李斯特菌可致“死胎” 隱藏在冰箱中作妖

它可能就藏在你家冰箱裏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帶菌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製品、肉類(特別是牛肉)、蔬菜沙拉、海產品、冰激凌等。

而且,李斯特菌耐冷耐鹽耐酸耐鹼,在冰箱裏頭冷藏室可以長期生存,且對環境適應性強,夏季人們喜愛的生冷食物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李斯特菌。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副所長馬曉晨介紹,李斯特菌有6種,只有單增李斯特菌對人致病,絕大多數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後不會得病或只有輕微的流感樣症狀和胃腸道症狀,很快可以自愈。

但對於高危人羣來說,這種病的危害很大,尤其對於孕婦來說,更應該注意。孕婦感染30%流產,新生兒感染死亡率極高!

哪些人容易感染李斯特菌病

前面說了,孕婦是感染李斯特菌的高危人羣。孕婦由於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李斯特菌,會出現畏寒、發熱、頭痛、肌痛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感染後可能會影響到胎兒,導致早產、死產或新生兒腦膜炎而死亡。

新生兒則容易在胎內感染,出生後發病。主要表現爲肝、脾、肺、腎、腦等臟器內播散性膿腫或肉芽腫,還有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死亡。

根據世界各國的文獻數據,孕婦如果感染單增李斯特菌,流產的比例大約在30%左右,新生兒(早產兒)的症狀多爲敗血症、腦膜炎,死亡率高達30%-70%。2000-2009年,內地記錄在案的新生兒單增李斯特菌感染25人,其中14人死亡。

另外,除了孕婦和新生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較差人羣也容易感染李斯特菌。一旦感染,輕則出現發燒、肌肉疼痛、噁心、腹瀉等症狀,重則出現頭痛、頸部僵硬、身體失衡和痙攣等症狀。

李斯特菌可致“死胎” 隱藏在冰箱中作妖 第2張

這個“殺手”在全球已引起廣泛關注

這個“殺手”不止藏在你的冰箱裏,它還在世界範圍內繼續“擴張”。

今年8月,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anadianFoodInspectionAgency,CFIA)發佈召回通報稱,MauriceSt-LaurentLimitée公司將召回一款聖勞倫特牌(StLaurent)黃油,原因就是該產品可能受單增李斯特菌污染。

截至目前,雖尚未出現消費者因食用這款問題產品而患病的報告,但加拿大食品檢驗署稱,產品受李斯特菌污染後,通過外觀很難辨別是否變質。

國家食藥監總局也發佈了對此事件的風險解析,並建議大家要避免食品在冰箱保藏時間過長,冰箱冷藏或冷凍保藏的食品在食用前要進行徹底加熱。

2015年,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宣佈,美國藍鈴(BlueBell)公司的冰淇淋產品檢出李斯特菌,並且已經至少導致8人感染、3人死亡。

2011年9月,美國有18個州72人因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甜瓜而染病。據當時美國《僑報》報道,這是美國自1998年以來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食源性疾病疫情。

李斯特菌雖然可怕,但很好對付

李斯特菌雖然耐冷耐鹽耐酸耐鹼,危害巨大,看上去很難對付。但它不耐熱啊,所以消滅它其實很簡單!注意衛生一定要,還有就是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食物要儘量熱透吃!熱透吃!熱透吃!

其他預防李斯特菌病的原則與預防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準則相類似,要預防“病從口入”。加工食物前要洗手。刀和切板要洗淨。牛肉、豬肉或家禽要煮熟再吃。瓜果和生蔬菜吃前要洗淨。未煮過的肉要與蔬菜、煮過的食物及準備吃的食物分開。不吃未經巴氏消毒或未煮熟的生乳及其乳製品,避免吃軟奶酪。

李斯特菌可致“死胎” 隱藏在冰箱中作妖 第3張

老年人、孕婦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是重點預防人羣,高危險感染人羣更要注意飲食衛生,比如儘量避免吃生冷的食物,熟肉製品在吃前必須再加熱,儘量避免吃生魚片等水產品。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李斯特菌有不怕冷的特點,可以在冰箱的低溫環境下繁殖,因此對家用冰箱保存的食品,存放時間不要超過3天,冰箱裏存放的剩菜剩飯在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後再吃,避免吃進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

多知道點:

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部署,北京市2013年着手開展李斯特菌病監測的試點工作。經過3年探索,逐漸建立了針對李斯特菌病的較爲完善的監測體系,包括病例報告、實驗室檢測、分子分型、溯源調查與危險因素分析和健康干預等。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