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直以爲“雲霞明滅或可睹”的天姥(mǔ)山,不過是詩仙李白寄詩抒懷的一個詩境與意象。因此當驢友約我去天姥山徒步時,我才明白,世間果真有此山。於是,帶着疑問與嚮往,開啓了我的“尋夢天姥”之旅。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

天姥山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境內,得名來自“王母”,是新昌一邑之主山。天姥山在現如今名不見經傳,但在古代知識分子心目中,卻是一座備受敬仰的高峯。車子駛入景區,一路景緻漸入佳境。遠眺天姥,山間雲霧飄渺,若隱若現,頗有幾分仙山味道。近觀兩側,青山疊翠,山嵐纏繞,如夢如幻,彷彿置身世外仙境。“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我追隨着詩仙李白夢中足跡,從景區的青雲梯登山道出發,向主峯挺進。

這道登山道,人稱“謝公道”。當年號稱南朝山水詩鼻祖的謝靈運貶爲永嘉(今溫州市下轄縣)太守後,便寄情山水,肆意遨遊,於探幽尋祕間發現了這座披着神祕色彩的天姥山。“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詩人太守便從始寧南山伐木開道,越天姥山,直通永嘉。綠嶂巍峙、峯巒高聳的天姥山,觸動了謝靈運的詩意靈感,“暝投剡(shàn)中宿,明登天姥岑”“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佳句名篇迭出。從此,天姥山名聞天下

沿着謝公道繼續攀行。我四處尋找李白“夢遊”痕跡,也許此時登山的每一個步子,都能踩到古代聖賢的足跡。天姥山是古代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聖山。剡溪潺潺,流淌了多少詩情靈感;天姥巍巍,滋育了幾許豪邁情懷。“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全唐詩》收錄了二千餘位唐代詩人,其中竟有450多位詩人曾撫剡溪之清流、望天姥之雄奇,留下了洋洋大觀的1500多首詠頌天姥山的詩篇。

那位“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李白,早年“東涉溟海”時,曾追隨謝靈運的足跡,暢遊過天姥山,寫下《別儲邕之剡中》,留有“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的詩句。46歲時的李白居東魯,仍魂牽夢繞天姥山,竟夢遊了一番,夢醒後乘着餘興,寫下了氣勢恢宏的千古傑作《夢遊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雄奇豪邁的詩篇,奔放飄逸的情懷,使這座詩仙夢之歌之的仙山,愈加名揚四海。

我默誦着李白的詩句,尋夢前行。此時,拐進了一個石門,頓覺水汽霏霏,雷聲隆隆。擡眼看去,只見前方數十米高的峭壁上,噴瀉出一簾雄壯奇偉的瀑布,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熊咆龍吟。莫非這就是李白詩中“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的壯觀?

一路巒嶂重重,溪澗潺潺,林深壑幽,確是一個寄情山水、放逐心靈的好地方。難怪謝靈運貶官失意後會留戀此處,寄情於此,仕途失意,人生不得志,一方清寧山水,能慰藉他疲憊的心靈。雄奇高峻的天姥山,賦予了他清新的詩風與洶涌的才思,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黃金期,恰恰是貶任永嘉的短短一年內。曾經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在被唐玄宗“賜金還山”後,“濟蒼生”“安社稷”的夢想終成破滅,只好寄情山水,想要忘卻內心的痛苦。“夢遊”不過是他尋求精神慰藉、尋找精神家園的一個幻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李白也只有在縱情美酒與怡情山水中,忘卻現實中的煩惱。

我獨自佇立天姥山崖邊,靜心地吸納山中的清新空氣,用詩情來滌盪自己的心靈。“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一二”,人生在世,又豈能事事如意?得與失,進與退,成與敗,榮與辱,不過是天姥山上的過眼雲煙。

最美的風景在心中,最好的風景是心態。就像那位佯狂的詩仙,應召入京前,得意處取醉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還山後,失意處也不忘豪情迸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