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有異味的夏季竟是因爲它 遠離體臭遠離這5種食物

有異味的夏季竟是因爲它 遠離體臭遠離這5種食物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季溫度高,人體容易出汗,汗液發達,如果不能及時的清除汗液的話,身體就會有一種酸臭味,這是不可避免的,好是保持清潔,不要大運動,運動之後也要及時的清洗,那麼還有其他的方法會引起體臭嗎?當然會有,這5種食物讓你越來越臭,到底是啥,一起看看吧!

我們夏天出現體臭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要把體臭的臭味降低到小,那麼該如何做呢?

體味(體臭)常見的原因是汗腺異常所致,而這與所吃的食物也有一定關係。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發現,孕婦飲食中若含有強烈氣味的咖喱、孜然等食物,新生兒體味也會受到影響。

有異味的夏季竟是因爲它  遠離體臭遠離這5種食物

體味(體臭)常見的原因是汗腺異常所致,而這與所吃的食物也有一定關係。研究發現,食用大蒜和洋蔥等食物後,其中所含的揮發性硫化物會通過汗水釋放,加重體味。

1。酒。偶爾喝點葡萄酒或啤酒也許不會導致體臭。但如果飲酒過多,部分酒精會通過毛孔滲出,加重體味。

2。蘆筍。食用蘆筍後,小便會散發出奇怪的氣味。研究發現,導致"蘆筍尿"的罪魁禍首是蘆筍中的硫醇。該物質經過體內消化酶的分解後,會釋放出氣味較濃的化學物質。

3。咖啡。咖啡有益醒腦,但也會激活汗腺,使體味增加。此外,咖啡還是一種利尿劑,過多飲用會導致口渴、味覺差,而口腔乾燥特別容易導致細菌生長,增加口臭風險。

4。咖喱和孜然。咖喱和孜然等調味香料可讓飯菜更加可口,但是其氣味會滯留體內,接連幾天都揮之不去,通過毛孔散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發現,孕婦飲食中若含有強烈氣味的咖喱、孜然等食物,新生兒體味也會受到影響。

5。紅肉。紅肉吃多了也會加重體味。美國《化學感覺》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與吃肉的參試者相比,不吃肉的參試者體味更具吸引力,更讓人愉快。其原因是肉食在消化道中消化更慢,導致唿吸、排汗及排便臭味加重。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常吃菠菜和水田芥(西洋菜)等富含葉綠素的蔬菜,有助預防體臭。

如何消除身上體臭

一、足部

1、每晚睡前用45℃左右的溫水泡腳15分鐘。泡腳的熱水裏可以加入低濃度的福爾馬林或明礬,明礬有止汗功能。

2、出門前,用加入有薄荷或者檸檬味精油的水浸泡5分鐘,腳就能清爽一整天。

3、同樣對於鞋墊和鞋子內部的清潔也不可忽視,拿到太陽下曬曬,以免細菌的滋生。

二、口腔

有異味的夏季竟是因爲它  遠離體臭遠離這5種食物 第2張

首先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刷牙特別注意要清潔舌苔,因爲大部分細菌都滋生在舌苔上,另外爲了保持口氣的清新,注意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多喝茶對口氣也有很好的幫助。

三、頭髮

1、每天洗頭前把頭髮用熱毛巾包起,讓頭皮的毛孔充分張開。然後用指腹按摩頭皮,把毛孔裏的油脂徹底清除出來。使用弱酸性的(pH值在5.5~6.5之間)洗髮水,會使你的秀髮很快恢復原有的光澤和柔順,降低吸附性能。

2、中藥調理內分泌的同時,還有些家常方法,幫助頭髮獲得天然的幸福,多喝加薄荷和冰糖的菊花茶。還可用茶水來梳頭。

3、隨身攜帶一把梳子,當你感覺自己頭髮有異味時,可以用梳子梳理頭髮,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一般健康的頭髮用這樣的方法都可以比較容易地將異味去除,並促進發質柔順。

四、腋下

1、挑選一些合適自己的止汗爽身產品,比如止汗劑和體香劑的複合配方。鋁鹽化合物可以抑制出汗,而殺菌配方可以抑制體表細菌滋生,防止汗液分解。

2、番茄汁對消除狐臭有一定的功效。洗浴時,在浴盆中加入500毫升的番茄汁,然後腋部在水中浸泡15分鐘,每週2次,可獲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3、如果經過檢查,是嚴重的狐臭,可以去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現在的手術方法非常多,也很安全。

五、私處

有異味的夏季竟是因爲它  遠離體臭遠離這5種食物 第3張

1、溫度較高時,私處細菌容易繁殖,可用專用洗液精或者溼巾輕輕擦拭。但不可頻繁使用,私處的自身清潔作用戶因此變弱。只能味重時和月經結束前用。

2、每天兩根用含有橄欖油或者嬰兒油的棉棒浸溼大小陰脣上附着的污垢。切勿對私處亂消毒,私處黏膜非常敏感,如果使用消毒液等刺激性強的物質會產生炎症。在淋浴時用流水的方法是清潔安全的。要注意的是洗的方向,從前往後。

3、經血是子宮內膜和血液以及子宮內膜分泌物的混合物,所以會散發出與普通的血液不同的獨特味道。這些現象都並不表示有疾病。這是每個女人都會有的味道,並不會讓周圍的人察覺到,無需產生不必要的緊張擔心。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爲您總結的關於體臭的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自己的體臭除了汗液造成之外,還有這5種食物也是罪魁禍首,那麼從現在開始遠離這5種食物吧,讓你遠離體臭。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