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家庭醫生:很多腸炎被誤診了

家庭醫生:很多腸炎被誤診了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教授張亞歷

腹痛、拉肚子、大便不正常……這些小毛病頻繁發作,就得警惕罹患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腸道整體或部分呈現黏膜發紅、水腫、潰爛等症狀的一類疾病,嚴重時會累及食管、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在內的整個胃腸道。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兩種。名字雖然拗口,但臨牀上並不少見,且極易誤診。它引發的潰爛常常沒有明顯特徵,不少患者和患兒甚至被延誤治療十餘年。其中,克羅恩病的誤診率至少達到40%~50%。

單做一項檢查(比如內鏡、病理、影像學檢查)就能確診的患者不足20%。每項檢查只能提供部分線索。比如,只做胃鏡、腸鏡,就只能分別看到胃、食管部位或大腸有無病變;而小腸有五六米長,胃鏡、腸鏡無法全面檢查,要用專門的雙氣囊小腸鏡或膠囊內鏡才能觀察到。即使內鏡下發現了腸道潰瘍,也很難確定原因。誘發腸道潰瘍的疾病有很多,包括腫瘤、結核、淋巴瘤等,其表現可能是一樣的,臨牀症狀也都是肚子痛。炎症性腸病的病變多在回盲部,也就是大腸和小腸交界處,而白塞病(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腸結核引起的潰瘍病變也以此處爲主。此時要判斷潰瘍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必須結合其他證據。

家庭醫生:很多腸炎被誤診了

診斷炎症性腸病,優先選擇普通的大腸鏡,膠囊內鏡或小腸鏡不作爲首選。經常腹痛的病人,若大腸鏡檢查發現回盲部有潰瘍、末端迴腸有病變、有明顯腸梗阻表現,應進一步做小腸鏡,以明確是否爲克羅恩病,否則考慮是腸易激綜合徵。若發現小腸末端病變,或大腸有病變同時懷疑小腸有病變時,可考慮做膠囊內鏡檢查。CT/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看到腸道狹窄、腸壁增厚等病變,尤其是目前廣爲應用的CT小腸成像(CTE)檢查,對判斷整個胃腸道病變很有幫助。但影像學檢查無法取活檢做病理,看不到腸黏膜的糜爛潰瘍,在炎症性腸病的診斷中作用有限,更多是在懷疑發生腸瘻等併發症時選用。

診斷炎症性腸病需綜合判斷。患者入院後大約要花五六天時間,做內鏡、病理、影像學、化驗等檢查。炎症性腸病強調個體化治療,儘可能追求腸黏膜癒合。病程、活動度、部位不同,治療方案不一樣。治療過程中要不斷修正方案,逐漸明確診斷,再隨着病情變化不斷調整用藥。治療過程中,有的患者肚子痛就以爲是復發,其實很多是腸道功能紊亂所致。是否復發或進入活動期,要考慮幾個指標:血便、大便次數是否增多,炎症指標(如血沉、C反應蛋白、白細胞)是否升高,影像學和內鏡檢查是否看到活動性的潰瘍病變。

家庭醫生:很多腸炎被誤診了 第2張

患者要認識到炎症性腸病是慢性病,需遵醫囑用藥,不要隨意加減量、更改用藥方案或者停藥。長期隨訪、定期複查,且和醫生保持良好溝通。即使病情出現了波動,也要有信心,不要焦慮緊張,以免加重病情。

小腸病變要恢復,必須有充足的營養支撐。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素裏,特別強調蛋白質的補充。雞蛋、魚、瘦肉、牛奶都是好蛋白,不用忌口。活動期患者不建議多吃高纖維食物。纖維素會促進腸道蠕動,而此時腸道有潰瘍,摩擦過多易出血。緩解期病人可以進食高纖維食物。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