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社交媒體堪比尼古丁

社交媒體堪比尼古丁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9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進中心測評部主任肖震宇


現代社會社交媒體無處不在。除了微信、QQ、微博等具有通訊功能的典型社交媒體外,一些論壇、視頻網站甚至購物平臺也開啓了評論、彈幕、直播等功能,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然而,在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社交媒體也有許多隱憂。

社交媒體堪比尼古丁

讓人“上癮”

荷蘭的一項研究發現,社交媒體令人上癮的程度堪比尼古丁。早上起牀先摸到手機再睜眼,打開微信看看有沒有新動態;發了朋友圈後,不停地刷新看是否收到點贊或評論;社交軟件突然跳出推送內容,你下意識地停下手頭工作拿起了手機;無聊時,總喜歡點開微信或微博上代表未讀消息的“小紅點”……也許你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已一步步落入社交媒體的“上癮”陷阱。

美國著名社交媒體“臉書”的前任高管肖恩·帕克表示,社交媒體的研發理念是“如何消耗用戶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爲了達到這一目的,設計者利用人類渴望交流的心理弱點,創造出這些能讓人時時感覺與他人聯繫的軟件,並通過一些細節設計,引導、鼓勵用戶不斷使用,最終養成穩定的使用習慣。比如,當收到點贊時,人的大腦會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進而刺激你發佈或瀏覽更多的內容。這種“誘導技術”正是微信等一系列社交媒體成功的祕訣。

十大危害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講師託尼·拉奧表示,近20年來社交媒體“上癮”現象不短涌現,它可能對人們的感情、行爲、人際關係等造成長期危害。美國《讀者文摘》近日刊文,總結了社交媒體的幾大“罪過”:

攢不下錢。沉迷社交媒體,人的自控能力就會降低。這一特點經常被用於營銷手段,導致人們消費支出增加。

飲食過量。社交媒體上的美食照片可以激活大腦的獎賞中心,即使飯後看到也會引發飢餓感,不知不覺中導致飲食過量。

社交媒體堪比尼古丁 第2張

引起失眠。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尤其是在晚上,手機、電腦屏幕發射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讓人保持清醒,最終導致睡眠紊亂。

失去立場。社交媒體的公開性、匿名性、包容性爲大衆創造了一個多元而平等的話語空間。但在輿論重壓面前,普通用戶發覺自己的看法跟主流相左時,由於居於弱勢地位,往往會保持沉默甚至向大多數人的觀點妥協。長此以往,用戶就會陷入“死衚衕”,失去基本的獨立判斷能力。

泄露隱私。社交媒體最受詬病之處,莫過於它們喜歡把用戶數據賣給感興趣的買家,今年年初“臉書”泄漏用戶隱私的醜聞就是最好的例子。網絡購物興起後,一些無良商家把用戶地址、手機號等賣出去的現象也不少。此外,人們事無鉅細地在網上分享生活、足跡等,也使得隱私泄露在所難免。讓人更加孤獨。1/3的人在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後會感到孤獨、沮喪或憤怒。看到他人在朋友圈“秀生活”,經常接收和傳播負面信息,“虛度光陰”的內疚和自責等,都會帶來情緒陰霾,損害心理和身體健康。

影響人際關係。友誼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共同的經歷和體驗上,面對面的接觸不可替代。然而,社交媒體的過度發達讓虛擬社交逐漸替代現實朋友,造成“我正與他人聯繫”的假象,滿足了與人溝通的需求,但無法實現真實的關懷。此外,頻繁使用社交媒體的夫妻,更容易遭遇背叛、分手和離婚。

擾亂自我認知。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同齡人過得比自己好,會有一種“不如人”的負面情緒。殊不知,大多數人在社交媒體上只展現積極的一面,這種“對比”是不全面、不客觀的,會削弱自我價值。另一方面,社交媒體還加重了部分人的自戀,不少人利用它維持一種完美的假象,以此尋求更多社會認可,卻不能全然接納真實的自我。

無法集中注意力。社交媒體隨時在線的特點正吞噬人們本就不多的注意力。例如,一條消息會打斷你的專注,長此以往,注意力越來越匱乏,耐心越來越少。

社交媒體堪比尼古丁 第3張

難以理解複雜問題。從2006到2016年,15歲孩子的社交媒體使用率增加了75%,1/3青少年一年內從未讀過一本書,這會影響他們理解複雜問題的能力及批判思維的形成。

放過自己

要想減少社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應該適時地從網絡中抽離,和自己“約法三章”,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段刷微信、微博,不帶手機進臥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眼前的人和事上。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進中心測評部主任肖震宇建議,讓電子設備和社交媒體休息一下,約上親朋好友,面對面交流;培養興趣愛好,擴大社交圈,在豐富的社會活動中充實自己,多走出去,少宅在家;但也不必過分排斥,在與遠方親友的溝通上,社交媒體還是維繫感情的重要工具。此外,還應定期檢查社交媒體的隱私設置是否完好,爲所有賬號設置安全、獨立的密碼,謹慎共享位置信息,警惕陌生人的好友請求,不點擊陌生人發送的鏈接。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