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曝光臺 > 民辦養老院經營陷入尷尬,實質凸顯社會養老危機

民辦養老院經營陷入尷尬,實質凸顯社會養老危機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2.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辦養老院經營陷入尷尬,實質凸顯了整個社會養老危機,一邊是民營養老院因爲經營虧損,一邊又會使數以億計的老年人找不到適合的養老院,難以享受應有養老服務和做人尊嚴。

民辦養老院經營陷入尷尬,實質凸顯社會養老危機

今年大年初一,湖南婁底雙峯縣“愛心養老院”六旬護工羅仁初因被拖欠半年工資4萬多元而遷怒殺人。當天夜裏2點鐘,他從牀上爬起,抄起院子裏的紅磚,打開一間間房門,把磚頭砸向老人。製造了一起血腥慘案,致使受18老人受害,其中死亡8人,另有6人重傷住院(3月29日騰訊新聞)。

以這種殘忍極端手段殺死老人來報復養老院老闆拖欠工資案件雖屬個案,但案件背後民營養老院慘淡經營現狀不得不引發人們深思。如果“愛心養老院”經營收益不錯、哪怕至少能做到收支平衡,也不至於拖欠護工工資,這起血腥慘案就不會發生;退一步,如果各級政府在民營養老機構經營出現入不敷出、陷入經營虧損時,建立虧損補貼等救助機制,這一殺死老人慘案就不會發生。可這一切只是假設,不幸的一幕不可避免地發生,讓人扼腕嘆息。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未富先老”,在國家尚未建立起足夠養老社會保障體系之時,“銀髮浪潮”已席捲神州大地。中國老齡研究中心主任黨俊武提到了兩個數字,第一個是老齡委此前公佈未來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到2053年將達到4.87億;第二個數字是失能老人以及半失能老人,目前這一數字已有3300萬,這足以表明中國未來社會將深陷養老窘境。而與之對應的是我國公辦養老機構供不應求,一牀難求已成大多數城市養老現實。以瀋陽爲例,全市人口810多萬,60週歲以上老年人152萬,占人口總數百分之二十,老齡化情況危急。但瀋陽公立養老機構,僅能滿足10%有需求的老人入住。再如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有1000多張牀位,但有2萬多人排隊等待,而每年只有50張牀位會空出,有生之年排上號希望渺茫。同時,還有一種極不協調養老現象是,公辦養老機構大都淪爲有身份、有級別政府退休公務員的“福利”,一般普通民衆根本不可企及,真正需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有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老人陷入無老可養的“被遺棄”狀態,真叫人揪心。

好在中國政府也看到了養老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巨大矛盾,也意識到了單靠政府投入養老機構無法解決社會養老問題的嚴重性,爲扭轉養老不利局勢,相繼出臺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社會養老領域政策,如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19號文件,鼓勵提倡民營資本投資社會養老機構;2005年,民政部出臺了《關於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規定社會辦福利機構將享受優惠地價,用水、用電、電信業務也將全部享受政府優惠政策。近兩年政府又出臺了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社會養老及健康服務業領域政策。應該說,中央政府看準了方向,制定的政策也對路了,但效果卻不盡人意。一些民營資本貿然進入了養老產業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效益不理想,盈利的少,勉強維持或陷入盈虧狀態的多,讓民營養老機構深陷泥潭,難以自拔。如民政部今年1月公佈數據顯示,一半以上(51%)的民辦養老機構收支只能持平,還有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賺錢的只有不足9%。這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十分罕見。民營養老機構慘淡經營現狀,對未來民營資本進入養老產業無異於“晴天霹靂”,可能會讓更多民資望而生畏、望而卻步,這對未來中國社會養老無疑是雪上加霜;在中國城鎮化快速增長境遇下,隨着中國撫養比提高,尤其中國獨生子女階層將進入撫養行列,家庭養老將難堪重負,中國養老矛盾和問題將更加突出,這絕非危言聳聽

而造成民營養老機構經營如履薄冰是因爲對入住養老院老年人收費低引起的?非也。就拿案中“愛心養老院”收費來說,每位老人每月收取1500至2200元不同價位,已經相當高了,這個價格水平已讓當地老人難以承受,因爲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爲18680元,平均每個月也就1500元左右。而爲何還虧損?關鍵在於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地方民政部門力量有限,在與各種權力部門利益博弈中缺乏足夠話語權,如2000年國務院頒佈的《關於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民辦養老院本就應該與公辦養老院一樣,享受用水用電優惠政策,但一直以來,大多數民營養老院承擔着高出一大截的商用標準,大大提高了經營成本,成了民營養老院虧損的重要原因。同時,按照一些地方政策規定,無論民辦還是公辦養老機構,都可以申請牀位補貼,但在實踐中,很多民營養老機構卻拿不到任何補貼,只能望梅止渴。此外,越是邊遠地區民營養老院,因爲入住老年人少,導致養老院空牀率高,據一項調查發現空牀率普遍集中在40%至50%之間。且由於虧損又要壓低成本,請不起專業護工,只能用年紀偏大、完全無任何護理知識的中老年人,又造成不少護理事故、虐待事件,讓人更不敢選擇把老人送往民營養老院,空牀率繼續升高,虧損更加嚴重,導致了民營養老院經營惡性循環。

顯而易見,民辦養老院經營陷入尷尬實質凸顯了整個社會養老危機,一邊是民營養老院因爲經營虧損,使大量民營資本從其抽身,無疑給剛剛興起的民營養老產業致命一擊,也會讓整個民營養老產業陷入停止或萎縮狀態;一邊又會使數以億計的老年人找不到適合的養老院,難以享受應有養老服務和做人尊嚴,無法擺脫晚景淒涼下場,使中國養老陷入更加危機四伏局面,影響整個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爲此,對民營養老院建設與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各級政府再也不應熟視無睹了,應從兩方面加大改革和制度落實力度:首先,改革現有公立養老機構的“養老職能”,將其定位爲社會底層、最缺乏經濟能力的困難老人服務,如孤寡、失能、高齡老人,讓其充分享受政府關懷和社會溫暖;而讓原退休幹部從其中退出並轉而入住民營養老機構,以釋放一部分公立養老院牀位給真正有需要的人,也可以把這部分被排除出去的權貴羣體擠向民辦養老院,帶活民間市場。其次,改變民營養老機構本質是爲了賺錢的老觀念,把該落實的各項政策比如國家補貼、減免優惠稅費政策落實到位,不管民營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的動機如何,其發揮的社會實際意義依然是在做慈善,是在爲社會做貢獻,不能找各種藉口拖延或阻撓相應補貼優惠政策的實施,讓國家政策爲民營養老機構正常運作增添足夠燃料。(作者:莫開偉)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