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捐獻器官率低 中國每年僅1/150患者可移植器官

捐獻器官率低 中國每年僅1/150患者可移植器官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3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5月,40歲的深圳打工媽媽袁德珍在經歷半年內接連失去丈夫和兒子的悲痛煎熬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自己腦死亡的11歲兒子田乾的所有器官及遺體捐獻出來。

捐獻器官率低 中國每年僅1/150患者可移植器官

5月13日母親節當天,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進行的器官捐獻移植手術中,小田幹留下的器官和眼角膜使5人得到了及時救治。袁德珍捐亡兒器官救5人的義舉感動了無數人,但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折射了我國目前器官捐獻所面臨的尷尬和困境。

器官捐贈數量之困

長期以來,我國器官捐獻的發展一直舉步維艱。據衛生部統計數據,我國目前約有150萬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受捐贈器官少制約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爲1萬餘例。我國是世界上器官捐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負責此次小田幹器官捐獻移植手術的中山一院副院長何曉順說,我國每年死亡人數900多萬,其中比較適合器官捐獻的如因交通意外、中毒、腦出血等死亡的潛在捐獻者佔近四成,也就是說理論上有300多萬人是可以進行器官捐獻的,然而實際上我國每年捐獻器官很少。

中山大學眼科中心陳家祺教授也表現出同樣的無奈。現年73歲的他從醫50餘年。自他從事眼科工作的那一天起,就知道國內眼科專業存在着一個難題——角膜材料稀缺。他說,從技術上講,我國角膜移植手術已經很成熟,但是如果沒有角膜材料,再好的技術也派不上用場。很多患者在黑暗中焦急地等待着。

另一方面,在器官供求緊張的背景下,卻存在着部分器官的浪費。目前世界上已能成功進行的器官移植包括心臟、腎臟、肝臟、胰、肺、小腸以及腹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等。由於我國醫療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間的差距,“現在不是每一種器官都可以移植。”何曉順說。

“非移植”醫院亟待建立相關評估考覈

2010年,衛生部公佈了具有人體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名單及其相應的人體器官移植項目,全國31個省份的163家醫院名列其中。然而,據深圳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趙麗珍介紹,許多潛在的捐獻者其實都來自“非移植醫院”,即163傢俱有移植資質醫院之外的醫院。

何曉順表示,我國器官捐獻者大部分初訪單位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遭遇車禍、腦外傷等意外後,許多人由於病情嚴重,不可能全都送到大醫院,而往往會就近到基層醫療機構救治,而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和環境相對較差,對器官捐獻知之不詳,對供體的維護也缺乏必要的經驗。”何曉順說。

爲此,趙麗珍提議衛生行政部門應該將這些“非移植”醫院納入到捐贈醫療管理體系當中,進行評估考覈。“若不進行進一步的制度完善,許多醫院就會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積極性不高。有時候專家組到一些醫院評估潛在捐獻者的條件,他們甚至會認爲這是在干擾他們正常的醫療秩序而不予配合。”

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勁東說,“非移植”醫院首要責任是搶救生命,在當今醫患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其對器官捐獻的不配合可以理解。“這就需要衛生部和紅十字會制定更嚴謹的器官捐獻流程,將器官捐獻納入到對這些醫院的評級考覈中。”

據李勁東介紹,在國外的一些醫院,主治醫生在通知病人家屬患者病危、沒有生還希望時,還須告知家屬器官捐獻事項,由家屬決定捐獻與否。“主治醫生要是沒有盡到告知義務,就會受到處罰,嚴重的會被取消處方權。”

困難捐獻者家庭救助與人性關懷有待完善

2007年頒佈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在此原則上,如何區別於器官買賣,這是對經濟困難器官捐獻者家屬進行救助過程中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進行器官捐獻可以減免捐贈者一些醫療費用和喪葬費,這是國際慣例,沒有爭議。現在的社會救助是需要向民政部門申請的,民政部門根據申請家庭的實際情況,決定給不給救助,給多少。”何曉順說。

以小田乾的器官捐獻爲例。趙麗珍說,小田幹之前的手術費用總計大概是五六十萬元,扣除交通事故保險賠償金,還有近6萬元的欠費。對此,紅十字會會通過自身的專項救助資金和社會募捐幫忙籌集。

“我們要做到既不是‘人去財空’也不是‘人去財來’”,負責此次小田幹器官捐獻的深圳市紅十字會協調員高敏說,“對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人道救助更應該是一種長遠關懷”。

高敏說,2011年深圳市首例多器官捐獻者張章的親屬患鼻咽癌住院,因家庭困難,深圳市紅十字會主動幫助其申請醫療救助。同時,深圳市紅十字會在徵得家屬同意後,還爲深圳市400多名器官及遺體捐獻者建立了網上墓園,以示紀念。趙麗珍也表示,今年將提議申請在深圳市中心公園建立器官捐獻紀念園和紀念碑,緬懷捐獻者的義舉和愛心。

據李勁東介紹,廣東省早在2008年就在廣州增城市建立了廣東省器官捐獻紀念園。

建立公開透明的捐贈體系

在器官資源短缺,供求嚴重失衡的情況下,無償捐贈的器官如何公正、公平地分配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而不完全由醫院、醫生決定甚至被非法器官中介用來牟利,成爲有意捐獻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廣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今年5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1000多名受訪者中,逾八成擔心捐獻的器官有可能被拿去買賣。小田乾的事情被媒體報道後,一些網友也表示很關心“小朋友的器官捐獻給了誰,究竟是誰在受益?”

爲保證患者公平地得到器官供體,2011年,衛生部委託中國紅十字會在全國163家擁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試點“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衛生部要求公民捐獻的器官通過此係統進行統一分配。

何曉順說,本次小田幹器官捐獻的5個受體的篩選也都是通過此係統完成的。按照區域優先的原則,在輸入血型、身高、體重等數據後,系統通過電腦自動篩選排序產生受體名單,整個過程公開透明。

據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總會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全國器官捐獻試點總結會上披露的數字,自2010年3月中國紅十字總會與衛生部正式啓動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開始,截至2012年3月,我國共完成器官捐獻207例,捐獻大器官546個,挽救了500餘個垂危的生命。

但是,正如有關專家所說的那樣,我國的器官捐獻目前還“僅僅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肖思思鄧耀敏)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