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8旬翁遺體捐獻遇尷尬:所捐器官多數只能作標本

8旬翁遺體捐獻遇尷尬:所捐器官多數只能作標本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遺體捐獻”的觀念雖然讓很多保定市民諱莫如深,但仍有不少人在離世後捐獻遺體,讓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也讓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續。但受各種原因困擾,保定市多數申請遺體捐獻者,卻最終未能達成心願,他們捐獻的器官除眼角膜外,其餘臟器只能作爲教學標本使用。

8旬翁遺體捐獻遇尷尬:所捐器官多數只能作標本

捐器官有了一個難解的疙瘩

4個月過去了,81歲的李超心裏依然有些不踏實。在家裏,他會不時地拿出那份《保定市遺體捐獻登記表》,若有所思地端詳良久。原來,在他的心裏始終有一個難解的疙瘩。

2012年9月13日下午,在河北大學醫學部的遺體捐獻接待室,老人再次表示,他捐獻器官的決心不會動搖,只是希望自己捐獻器官能幫到那些需要的病人。可工作人員告訴他,捐獻中心接受捐獻的器官,只有眼角膜能夠移植,其餘的只能作爲教學標本之用。

捐獻接待室的工作人員或許看出了老人的疑惑,繼而解釋稱,遺體器官是醫學科研、醫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資源;遺體利用是醫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隨後,細心地爲老人介紹了遺體器官利用的三方面主要表現:一是醫學教學,供醫學院學生觀摩和解剖;二是臨牀尸解,藉以驗證診斷;三是醫學研究,進一步分析疑難雜症的病理機制。然而,工作人員專業的解釋,似乎並沒有使老人的不解之情得到慰藉。“我捐獻器官就是想救助更多的人,但現在看來,很難實現了。”老人無奈地說。

捐獻接待室沒有專職工作人員

辦理完遺體器官捐獻手續數日後,老人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他被告知,保定市紅十字會將製作一個榮譽證書,對其義舉進行表彰。說到此事時,他不斷地重複這樣一句話:“我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這些榮譽在百年之後,對我沒有絲毫意義。”

老人嘴上這麼說,但卻多次致電遺體捐獻接待室,詢問榮譽證書何時發放。同時,也想諮詢一些器官捐獻的相關政策。“有那麼一陣子,辦公室的電話一直沒人接。”他說,當時沒辦法,只能讓兒子帶着他跑一趟。

趕過去後,之前接待他的辦公室並沒有人,緊鎖的房門,拍打許久也無人迴應。約十分鐘後,同一樓層的另一間辦公室內走出一名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在瞭解情況後告訴老人,接待室並沒有專職人員,而兼職負責此事的劉主任去外面講課了,如果有問題,只能等主任回來後再進行諮詢。李超老人很是不解,他拿出遺體捐獻登記表,填表說明上明確要求,捐獻者離世後,需要撥打接受單位的電話進行告知,以確保遺體器官捐獻及時有效。“那我就是撥打這份表中所留的電話,是不是也會一直沒人接啊?”他的一番疑問,使工作人員無言以對。

盼望建立遺體捐獻信息庫

老人雖從事了一輩子的醫務工作,但對遺體捐獻一事卻瞭解不深。他不滿而歸後,便開始查閱遺體捐獻的相關法律法規,始終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老人每天都會看報紙。每當他看見關於尿毒症患者因無腎源而命懸一線的報道時,心就會揪一下。“我死後若能將腎捐出去,也許能救活一個人,但保定市卻很難找到一個機構,進行臟器移植或者可移植臟器的保存。”

老人說,他是一個熱衷於捐獻器官事業的人,他相信和他一樣的人,在保定還有很多。對此,他有兩個願望:

一是希望保定市有關部門能重視此事,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和專職人員。“不能因爲捐獻者少,就忽視此事。此外,如果工作量小,兼職也可以,但是最起碼應該有個值班人員。不能人一走,門一鎖,而將遺體捐獻者拒之門外。”二是希望保定市遺體捐獻接待室能建立一個遺體捐獻信息庫。他說,如果能建立一個像“中華骨髓庫”一樣信息網,便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爲患者檢索配型相符合的捐獻者,以及進行器官移植等相關服務等,可及時救助更多的人。(張衛軍)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