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養生須順應陽氣而自然升發 食物扶陽必不可少

養生須順應陽氣而自然升發 食物扶陽必不可少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立春之日起,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自早春開始,萬物復甦,也是百病叢生的時節,會引起新病或舊疾發作,與春之陽氣相應。因此養生必須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的特點,以養陽爲要務。而食物扶陽必不可少。

養生須順應陽氣而自然升發 食物扶陽必不可少

祖國醫學認爲,春夏要養陽、秋冬要養陰。四時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根本,所以《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歷代養生家認爲,春天人體陽氣升發,與春之陽氣相應。所以春天要養陽。而陽虛的人容易畏寒,這是因爲人體陽氣衰微會導致氣血不足而衛陽不固,不能溫煦機體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人因此而特別怕冷。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陽虛體質的人主要與缺鐵、低血壓、身體消瘦、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

那麼哪些食物扶陽?中醫提倡藥食同源。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爲食養原則。增強人體抵抗力,抗禦以風邪爲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歷代醫家推崇的養陽佳蔬有韭、蔥、蒜等。對韭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適量吃些性溫的韭菜,可起到補人體陽氣、增強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蔥一身是藥,其葉能利五臟,消水腫;蔥白可通陽發汗、解毒消腫、蔥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蔥根能治痔瘡及便血。大蒜辛溫,有解毒化淤之功,對預防呼吸道和胃腸道傳染病有良好作用,並能清潔血液,有益於心血管健康。春天宜吃黃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大棗、魚類、蛋類、花生、香蕉、蜂蜜之類。還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芹菜、枸杞頭、香椿頭等,可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等。對於體質過敏者,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患者,應禁食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蟹等。

辣椒、生薑等辛辣食物可以驅風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體溫。如辣椒,可刺激食慾、增進消化,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加,故冬天吃點辣椒可抵禦寒冷,並能防止因受潮溼而引起的關節痛、腰腿痛和胃虛寒證。南京中醫藥大學食療專家郭海英教授介紹說,生薑味辛、性微溫,含辛辣和芳香氣味的揮發油,有解表、散寒、發汗、溫中等功能,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起到暖身禦寒的作用。民間廣爲流傳的一種驅寒暖胃的偏方——薑湯就是以生薑爲主料的經典驅寒食療方,一定要趁熱喝下,發一身汗,體內的寒氣便會消散,人也就會通體舒泰起來。

魚肉牛羊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羊肉、牛肉、公雞肉、鯽魚肉、章魚肉、草魚肉中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產熱量多,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之功。吃這些肉可使陽虛之體代謝加快,內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禦寒作用。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凡體弱乏力、中氣下陷、面色萎黃、筋骨痠軟、氣虛自汗者,都可以將牛肉燉食。而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痠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

多吃根菜和蝦皮鈣鹽搭檔暖身體,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有關係。王東旭博士建議廣大市民,冬季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百合、山芋、藕、青菜、大白菜等,因爲蔬菜的根莖裏所含無機鹽較多。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肌體禦寒性。含鈣較多的食物有:蝦皮、牡蠣、花生等。

補鐵加維C抗寒更有效,缺鐵性貧血的老人容易怕冷,貧血的婦女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熱量少13%,而當增加鐵質攝入後,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因此應多食一些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腐竹、黑木耳等。同時要重視飲食的科學搭配,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

防寒又保暖

最好多一“碘”海帶、紫菜、海鹽、海蜇、蛤蜊、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含碘食物可以促進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它能加速體內(除腦、腺、子宮外)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熱,使基礎代謝率增高,皮膚血液循環加強,抗冷禦寒。南京自然醫學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王城生祕書長介紹說,從中醫角度來說,海帶性味鹹,長期食用還有溫補腎氣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帶,可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

那麼哪些藥物能夠扶陽呢?中醫認爲,五臟陽虛有以下幾種:心陽虛。兼見心悸心慌,心胸憋悶疼痛,失眠多夢,心神不寧。肝陽虛。兼見頭暈目眩,兩脅不舒,乳房脹痛,情緒抑鬱。脾陽虛。兼見食慾不振,噁心呃逆,大便稀溏,噯腐吞酸。腎陽虛。兼見腰膝痠軟,小便頻數或癃閉不通,陽痿早泄,性功能衰退。肺陽虛。咳嗽氣短,呼吸無力,聲低懶言,痰如白沫。補陽的中藥很多,用於保健的常用中藥,可選用鹿茸、海狗腎、冬蟲夏草、肉蓯蓉、補骨脂、杜仲、菟絲子、沙苑子、懷牛膝、芡實、覆盆子、仙茅、仙靈脾、丁香等。藥物扶陽可選用適合自己的補陽保健藥方。如腎陽虛者,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全鹿丸等,脾陽虛弱,可選用理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腎兩虛者可選用濟生腎氣等。

從理論上來說生命活動始終存在着陽主陰從的關係,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陰平陽祕也是以陽爲主導的動態平衡。維持生命的正常的生存,依靠的是陽氣。因爲人體各個臟腑,各個組織器官的一切生理活動以及精、氣、血、津液他們的化生運行都離不開陽氣對他們的溫煦、推動、氣化、固攝。所以陽氣的盛衰,關係到機體生命的強弱與存亡。“天之運行,唯日爲本,天無此,則晝夜不分......在於人,亦唯此陽氣爲要,苟無陽氣,孰分清濁,孰布三焦,孰爲呼吸,孰爲運行,血何由生,食何由化,與天無日等矣!”

如能善用薑桂附配伍,以“人身立命在於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於以火消陰”以扶陽爲核心。用附子來溫通陽,暖命門,溫坎水,破陰凝。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附子可以說是扶陽要藥。一般人可用扶陽強正湯藥方:制附片60克,核桃仁50克,寧枸杞30克,晉歸身20克,黃芪40克,潞黨蔘30克,生薑50克,大棗7枚(或小棗11枚),羊肉1000克。用5000毫升水用瓦煲煲3小時(注意:制附片用小量的流水沖洗至少兩個小時,去澀苦味道。)

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意說陰陽四時是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陰陽調和則身體健康,陰陽不調則會出現各種疾病甚至導致死亡。根據“天人相應”的原則,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們必須順應自然界四時陰陽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陰陽以保證陰陽平衡,才能保證機體與外界和諧共處,從而才能達到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目的。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爲了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腠理開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了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徵,此時如果因爲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

因此,養生應當順時而爲,當顧護體內陽氣,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維持健康不病。

博主簡介:中華醫學會理事,第三軍醫大學博士導師、四川大學博士導師,神經外科、生物醫學工程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全軍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全軍腦腫瘤微創診療中心主任,中國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評委,中國醫師協會四川省分會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等編委,發表文章200餘篇。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