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四分之一女性存心理問題 已婚女性比未婚者健康

四分之一女性存心理問題 已婚女性比未婚者健康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89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分之一女性存心理問題 已婚女性比未婚者健康

蘇州女性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存在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存在輕微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工作不順暢,情緒困擾,親子關係,只需要適當的自我調節、舒緩即可)

四分之一女性存心理問題 已婚女性比未婚者健康 第2張

企業各層級員工中有心理健康問題者佔比:普通員工35.8%、中級專業人員19.8%、中層管理人員22.7%、高級專業人員15.3%、高層管理者11.38%。

蘇州女性心理健康指數項目報告日前出爐。數據顯示,在每四個被調查的女性中,就有一個存在一定心理健康問題。在各年齡層中,35—45歲女性心理健康指數最低;在基於婚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未婚女性心理健康指數得分竟然低於已婚女性。此外調查還顯示,作爲企業普通員工的女性中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最高,達35.8%,而高管層這一比例爲11.38%。

昨天,這個項目的發起人之一——德瑞姆心理教育機構負責人、心理學教授馮耘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未婚女性心理健康指數得分低於已婚女性,這主要是因爲未婚女性自我評價較高,對美好婚姻及職業抱有不切實際的憧憬和嚮往造成的。

1四分之一被調查女性存在心理問題

調查耗時兩年,蘇州2396名女性接受了調查

這份調查報告由蘇州婦聯與德瑞姆心理教育共同發起,在2011—2012年的兩年時間內,彙總、整理、分類、解析了蘇州地區2500份女性填寫的《心理健康體檢量表》,從認知、情緒、意識行爲、社會交往、生理症狀、自我防禦6個心理健康維度對女性進行測評,調查女性心理健康的現狀與需求。其中,有效問卷2396份,問卷有效率達95.9%。

被調查的對象來自蘇州高校、政府機關、國有企業、獨資/合資企業等各個領域。年齡結構:20歲以下佔12.8%,20歲至30歲佔29.4%,30歲至40歲佔34.2%,41歲至50歲佔20.8%,50歲以上佔2.3%;婚姻狀況:未婚佔33.6%,已婚佔44%,離異佔5.4%,喪偶佔1.2%,其他爲3.8%;文化程度:高中(中專)以下爲19.3%,大專爲28.4%,本科爲38.8%,碩士爲10.8%,博士爲2.7%。

調查結果顯示,27.67%的被調查者認爲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是說每四個被調查者中就有一個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問題;20.56%的被調查女性認爲自己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同時,2.76%的被調查者存在着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有14.32%的被調查者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馮耘認爲,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等相似,這份報告所涉及的人羣和問題,適用於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女性心理健康研究,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235—45歲女性心理健康指數最低

女老總爲兒子上學愁得抓狂,最後不得不接受心理輔導

女性一生的心理髮展,包括胎兒期、嬰兒期(0—1歲)、前幼兒期(1—3歲)、幼兒期(3—5歲)、童年期(6—12歲)、青春期(12-18歲)、青年期即成年早期(18—30歲)、壯年期(30-45歲)、中年期(45-60歲)、老年期(65歲上)。心理健康量表主要來源於18—55歲女性。

這次調查的數據顯示:心理健康指數最高的是24—28歲女性;心理健康指數最低的是35—45歲女性。專家分析認爲,這主要是因爲35-45歲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面臨職場、婚姻、子女、老人、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再加上更年期,生理上的轉變同時加深加劇心理困擾。

馮耘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蘇州有位三十五六歲的金融業女老總,事業有成,婚姻美滿,剛上小學的兒子很優秀,特別是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曾在上海音樂學院的比賽中,多次獲獎。對於自己的未來,兒子表示將來要考音樂學院。對此,這位女老總堅決不同意,認爲從事文藝將來沒有前途。就因爲如此,雙方發生了嚴重的對立。爲此,女老總茶不思飯不想,每到夜深人靜,就睡不着,有時心理狂躁地直抓自己頭髮,將頭髮一把把地抓落。“後來她沒辦法了,只好來向我們要求進行心理輔導。”

3未婚女性心理健康指數比已婚的低

家庭變故帶給3.9%女性嚴重心理問題

令人驚訝的是,未婚女性心理健康指數得分總體上低於已婚女性。馮耘分析認爲,這個可能是由於多數已婚女性社交範圍較廣,本身社會支持系統比較完備——來自家庭、朋友、子女等多方面,加之相對穩定的工作、經濟狀況都爲具有較爲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了支持。

而未婚女性因爲其承擔經濟、生活、事業、家庭等多方面的責任和壓力隨着婚育年齡的一再上升,其心理健康狀況難免受到一些影響,特別是外來未婚女性,在生存的同時,還要面對婚姻問題。

馮耘表示,現在那些“高富帥”、“白富美”的愛情及職場電視劇、電影,還有那些炙手可熱的相親節目,加速了女性心理問題的形成,更容易給那些未婚女性帶來震動和影響,以及幻想。“她們往往會認爲,既然劇中或節目出現的情節和人物,別的女性能擁有,那爲什麼她們就不能擁有?而實際上,現實是很殘酷的,優秀的男人畢竟很有限,那些灰姑娘的故事,對很多女性朋友來說,那就是故事,甚至是傳說。”

以婚姻狀況爲前提的調查結果顯示,相對而言,處於已婚狀態的人相對來說不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僅有20.6%的已婚女性認爲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單身、離異、未婚同居者的這一比例明顯地高於已婚女性,其中單身女性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比例達到了27.2%。離異、喪偶、喪子等問題家庭的女性中有3.9%存在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已婚女性這一比例僅爲1.3%。顯然婚姻變故帶來的對女性心理的影響不可小視。

普通女工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最高

女性心理健康指數大致與學歷成反比

在涉及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普通員工中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比例最高,達到了35.8%。接下來依次爲中級專業人員19.8%、中層管理人員22.7%、高級專業人員15.3%,高層管理者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比例最低,僅爲11.38%。數據顯示,普通員工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機率是高層管理者的近3倍。

馮耘認爲,作爲製造業基地,蘇州等沿海地區,每年都會吸引來大量外來未婚女性。這些未婚女性在老家很多是相當優秀的,甚至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女性,從小學開始,即使不是校花,也可能是班花,或者是小村落裏的村花,自視都比較高,外出闖蕩,對未來都有一個比較高的期望。但現實總是很殘酷的。一旦她們無法實現當初外出闖蕩的願望和想法,很可能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馮耘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在他所接觸到外來女工中,很多人沒有歸屬感,頻繁跳槽,有時僅僅爲了另外一個企業開出每月多50元的工資。“我就遇到一位在蘇州新區某日資企業上班的女性,1年跳了6次槽,可跳來跳去,一年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公司上班。”

調查問卷同時還涉及學歷和心理健康的關係,結果顯示不同教育程度女性存在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在其總人數中的佔比如下:高中(中專)以下學歷的女性,有心理健康問題者佔比33.20%;大專學歷,佔比20.50%;本科學歷,17.40%;碩士學歷,15.00%;博士及以上學歷,22.50%。

馮耘分析上述結果時認爲,擁有本科和碩士學歷的女性屬於高知識羣體,可能其本身對於心理健康的認識和了解也較多,也能以更加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問題,加上她們本身得到的社會認可度,支持度也較高,所以有心裏健康問題的比例相對最小。

如有心理問題,四成女士願找諮詢師

現實中,心理諮詢機構問詢電話越來越多

馮耘表示,從統計結果可知,大多數的女性能對於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認知。但仍有約22%女性認爲,心理健康只有存在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輔導,對一般人,認爲心理問題主要靠自我調節,沒必要去看醫生。

不過現實中,女性其實已經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馮耘介紹,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而勇於找相關心理諮詢服務機構進行心理服務的女性越來越多。德瑞姆機構除了個人面詢增多外,旗下的“心幹線——24小時心理諮詢電話”電話諮詢女性人數也越來越多。

在對調查問題“當你或者您身邊的人情緒不穩定,突發心理問題狀況,你會在醫院、心理諮詢、社區、朋友這四種方式中,採取哪種方式?”的回答上,約94%受調查女性都選擇了心理諮詢方式,並有42.1%的人選擇“找諮詢師面詢”。

這次調查同時顯示,有“成癮戒除”這種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的人數比例上升到3.4%,專家認爲這已經“不容忽視”。“成癮戒除”俗稱依賴綜合徵。成癮不僅是一類軀體疾病,更是一種心理疾病。傳統從道德角度來看待成癮性問題而轉入從醫學和心理學角度看待病人,將有助於對成癮性疾病的進一步的研究以及正確對待患有成癮性疾病的人羣。如:網絡成癮、網購成癮(購物類)、賭癮(賭博)、酒精依賴、藥物成癮。

專家建議

看書認識自我、接受自我、創造自我

如何調節心理,養成健康成熟的心理結構,馮耘教授給予以下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認識自我:我是誰?如果想改變命運,首先要認清自己。幫助你認識自我的書籍推薦:《遇見未知的自己》。

二、接受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幫助你接受自我的書籍推薦:《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在少女花影下》、《相助》、《星星女孩》、《青春咖啡館》。

三、創造自我:吸引力法則。1.自我調適:樹立健康的情緒調控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2.信仰信念:改變由自己開始,才能改變世界。幫助你創造自我的影視片推薦:《沙漠之花》、《第36個故事》、《中央車站》、《無人知曉》、《歡樂合唱團》。

四、建立屬於你的2013版本:愛生愛、美生美。幫助你心靈重生的影視片推薦:《盜夢空間》。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