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慢性病患冬天無需預防性輸液 專家:會帶來危險

慢性病患冬天無需預防性輸液 專家:會帶來危險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西方國家,輸液是僅對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後給藥方式”;而在中國,輸液簡直成爲一種就醫文化,好像不輸液就治不了病。特別是在冬天,很多人會來到醫院主動要求輸液,說是能通血管。其實,在沒必要輸液的時候輸液,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財力,還會帶來危險。

慢性病患冬天無需預防性輸液 專家:會帶來危險

大家都知道,我們日常使用的藥物包括口服制劑和注射劑兩大類,這兩種製劑各有優缺點。口服藥物服用方便,易於攜帶,價格相對便宜,藥物吸收前需經過胃腸道屏障,較爲安全。但口服藥物起效慢,少數藥品的療效可能受到食物、胃腸道功能以及肝臟代謝狀況的影響。注射劑起效快,作用可靠,適用於不宜口服用藥的患者,如昏迷、抽搐、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等。缺點是要去醫療機構輸藥,不方便,藥物會直接進入血液循環,不良反應發生得更快,更嚴重。

小心輸液引發意外

人體有一套自身保護系統,血管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將有害物質阻擋在外面。如果用尖銳的東西突破這道屏障,迫使機體承擔起強加的吸收、代謝工作,很容易出問題,而且會直接損害肝、腎等器官,引起不良反應。因此,輸液是所有給藥途徑中引起不良反應最多、最嚴重的一種。

靜脈給藥的風險包括患者自身的風險,如部分患者對藥物過敏;患有肺、心、腎疾病的人,或臟器功能不全的人,輸液會加重病情,容易引發意外。同時還有藥物及輸液操作的風險,如熱原反應、微粒蓄積和血管損害等。由於輸注的藥液中含有致熱原,患者在短時間內可出現高熱、寒戰、大汗、嘔吐、昏迷等症狀,嚴重者出現休克,這種現象稱爲熱原反應。任何質量的注射劑都做不到零微粒。微粒會在體內蓄積,時間長了可能形成肉芽腫。微粒過多還可能造成局部循環障礙,引起血管栓塞。

如果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強的塑料管時間過長,可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輸液要到正規醫院

爲保證安全,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輸液,因爲那裏不僅操作更規範,還有意外防範措施。一般的輸液速度,成人爲50滴/分鐘左右,兒童爲20~40滴/分鐘,患者應該心裏有個數。當然,醫生也會視病情、患者體質、藥物特性、年齡等對滴注速度進行調整。在輸液的時候患者也要注意觀察藥液滴入是否通暢,針頭有無漏液、脫出,注射部位有無疼痛腫脹等。如果有問題,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