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初秋很多人易中“陰暑” 要避免過食生冷食物

初秋很多人易中“陰暑” 要避免過食生冷食物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9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秋以後,天氣雖不像前些日子那樣高溫酷暑,但白天氣溫仍高,早晚轉涼,一天中一熱一涼,溫差很大,使人難以適應,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小孩、孕婦、體弱者來說。

初秋很多人易中“陰暑” 要避免過食生冷食物

燥是秋的主氣。其引起疾病的因素有溫燥(初秋)和涼燥(深秋)。專家提醒,初秋仍要預防中“陰暑”。

初秋有很多人中暑

小哲剛畢業,是來長沙工作的北方小夥,前不久酷熱難熬,好不容易這幾天迎來了降雨、降溫,以爲可舒服幾天了,但卻感到頭昏乏力。急診科醫生告知小哲,這是中暑了。小哲聽後無法理解。

醫生詳細詢問了小哲的病情,隨後發現,他晚上回家後感到比往日涼快,就先洗個冷水澡,然後開着電扇整晚地吹,可能是因爲貪涼導致中暑。

29歲白領王小姐也有同感,她說:“我每天吹着空調,也沒有受熱,爲什麼還是渾身不舒服呢?”雖然今年酷熱難耐,但坐辦公室的她,一個夏天下來,渾身不舒服。人家在空調裏喊熱,王小姐穿了一件長袖還覺得冷,全身關節痠痛,流汗很少。王小姐說,自己上班8小時都是吹空調,下了班回家後立馬開空調,基本就沒有脫離過空調環境,但最近畏寒、乏力等症狀越來越明顯了。

排不出汗易中“陰暑”

黃建樂介紹,中暑在中醫上又稱“傷暑”,有陰、陽之分,“陽暑”是在烈日下勞作,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溼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的。而“陰暑”主要是因風、寒、溼邪侵襲機體引發,常在夏秋季轉換時,由於過度貪涼而出現,如果過於避熱趨涼,均可導致風、寒、溼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通俗地說,就是當環境溫度高導致人感覺熱、流汗時,這時人體內的熱度需要通過擴張的毛細血管排熱,如果強行降溫,使得毛細血管收縮,那麼人體內的熱量排不出,就容易造成中“陰暑”。

由於夏季暑熱溼盛,人體毛孔開張、腠理疏鬆,人們睡眠、午休和納涼時,若過於避熱趨涼,如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於陰寒潮溼之地,或在樹陰下、水亭中、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衝身,或立即快速飲用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用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溼邪侵襲機體,引發“陰暑”。

避免寒溼侵襲引發“陰暑”

家住井灣子的張爺爺,由於前段天熱而無法出門鍛鍊,這幾天涼快了,他就早起來到小區活動身體。剛開始還覺得天氣轉涼後,運動起來更加有勁了,可哪知才兩三天,就感到全身痠痛、四肢乏力。張爺爺喝了幾碗綠豆粥來降溫,結果身體情況更糟了,不得不來就醫。

中“陰暑”會出現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痠痛、腹痛腹瀉等症。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宿疾者,尤應加強防護,不可過於避熱貪涼,避免寒溼侵襲而引發“陰暑”。

另外,人們不要在樹蔭下、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不要快速飲用大量冰水或冰鎮飲料,或在睡眠時不要開空調、電扇,要避免強風對吹等。

初秋避免過食生冷食物

初秋仍有夏的高溫,氣候乾燥,此時感染到的燥邪爲溫燥,主要傷陰,即損害人體的津液。症狀是皮膚乾燥、眼乾裂、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乾結、口鼻咽幹、胸痛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絲,甚至發燒至高熱。

一熱一涼,加大了中“陰暑”的可能。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中“陰暑”現象,可多喝些生姜紅糖水,千萬不要喝冰鎮綠豆湯等,以免寒上加寒等於雪上加霜,或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四逆湯加砂仁,一般服用3~5天就能見效。

此外,經歷了炎夏之後,秋季人的食慾也開始變好,一不小心就會吃得過多,導致攝取熱量過剩,熱量在體內轉化成爲脂肪,堆積起來,就容易發胖。因此,入秋後切勿放縱食慾。

要多喝水,飲食上常喝稀飯、菜湯、水果等,多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食物,少飲酒。另外,胃腸道對寒涼的刺激非常敏感,而忽高忽低的氣溫,最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因此,天氣由熱轉涼,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避免過多進食生冷食物。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