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男子吞釘製造轟動喚親情 專家稱其缺乏安全感

男子吞釘製造轟動喚親情 專家稱其缺乏安全感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6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男子吞釘製造轟動喚親情 專家稱其缺乏安全感

媒體曾連續報道《男子吞釘後跑醫院求救》、《揚子晚報聯手央視揭祕“吞釘男”》。“吞釘男”爲何要自殘吞釘,以製造轟動新聞?

他吞釘,知道難受,這說明他並非堅信自己是“金剛不壞之身”;他也不堅持自己編造的故事的真實性,這說明他並非是“妄想”。如此,可以排除他患有嚴重的精神性疾病;他應該是個有嚴重心理障礙的人。

心理學認爲:成年人的心理障礙,多是小時候沒有建立起安全型的“依附關係”所致。那些因種種原因,沒有給18個月之內的親子以足夠關愛的人,要當心!

採訪專家: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

本版採寫:李蘭陵

1鬧騰是爲了引起親人關注

6月份,查澄華曾因吞釘,出現在蘇浙一帶三個地方的醫院;7月4日,他出現在南通,自稱因拒絕加入傳銷而被強迫吞下鐵釘;7月9日,他來到常州,自稱被養父母強迫吞下鐵釘······

他爲何要如此自殘呢?爲了引起親人關注!

他多次吞釘,將動靜鬧大,當地民警確實將他那多年沒見的父親,給帶到了他因吞釘而住進的江陰市中醫院。

前幾天他出院了,說是要到他“杭州的姑姑家”。其實他並沒有“姑姑”,如此編造,在潛意識裏,就是想回家。

想想我們小時候,是否都有如此“鬧騰”的故事?

一位朋友說,他小時老裝病,先喝口開水,然後說頭疼,媽媽一量體溫,嚇了一跳,立刻抱他上醫院,他依在媽媽的懷裏感到很溫暖。而平時,媽媽要上班,很少抱他。

還有位朋友說,他上小學時成績不好,老師很少關注到他。有一次上課,有位同學用小紙頭打他,他立刻用小紙頭回敬過去,老師很生氣,把他倆拎到辦公室好好地批評了一頓。他說,他當時根本沒聽到老師在說什麼,只是覺得被老師這麼近地注視着,心裏感到很快樂。以後他上課就總愛鬧出點事,以獲得老師的批評(關注)。

2人人需要安全的依附關係

人,特別是孩子,爲何如此地想獲得親人的關注?即使是“批評”,也會快樂?原因是,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安全依附”的心理需求。

何爲安全依附?即堅信在困難時能獲得親人幫助的依附關係。

此“關係”,建立於嬰兒期。

如果一位嬰兒在飢餓、尿牀或恐懼時,都會獲得體貼的滿足,他的早期經驗是:“在困難時總會獲得幫助”。這樣,孩子和照看者建立起來的依附關係,就是“安全型”的。

那位“鬧劫持”的小女孩的依附關係是安全型的,她的鬧騰,只是在媽媽對年幼弟弟的更多關注中,感到內心失落罷了,她相信自己真的被劫持,媽媽會真的“找她到虛脫”。

我們人生要的,就是在困難時能獲得幫助的“安全依附”關係,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

我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心理感覺:陷入焦慮時,心理會退化,會需要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在旁邊幫助自己?28歲的“吞釘男”和27歲的“割腕女”自然也是如此。

3安全感缺失產生焦慮情緒

爲什麼非安全型的依附關係,容易讓人產生心理障礙?

首先,內心的不安全感,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心理專家曾在沒有獲得母親很好照看的孩子身上裝上測驗他心跳的儀器,發現,孩子在母親離開時,表面好像不在意,但是他的心跳加快了,手上出了很多汗,這說明他的內心是很焦慮的。

再則,心理學發現,小時候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到成人後的行爲。

若小孩早期的經驗是“需求被拒絕”;成年後,他就不相信“有困難會獲得幫助”,因此他們的內心是很封閉的。心理有壓力,但封閉自己,不會宣泄,悶在心中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就會讓人發生心理障礙。

如“割腕女”,人家都覺得她的事業發展得很好,想不通她爲何總是一次次地割腕,其實心理專家發現她很孤獨,不管是工作上還是情感上的挫折,她都會悶在心裏。

原因是他們沒有安全感,他們怕被拋棄,所以他就會“不斷地去抓”,要你給他親密感!

心理學專家還觀察到,早期的親子依戀缺失,成人後會以非健康的方式“加倍地討回”!如“吞釘男”,如“割腕女”。

4唯有親情能減緩焦慮情緒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吞釘男”、“割腕女”?

絕不可與之講理,如說,“你應該珍惜生命啊”等,這些道理他們都懂,只是因爲沒有安全感,內心焦慮,不由自主地要那麼做而已。

能挽救他們的,唯有“親情”!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