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淋巴瘤爲何“看上”年輕人

淋巴瘤爲何“看上”年輕人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淋巴瘤,公衆應該不會感到陌生。2008年7月,原央視《新聞聯播》著名主播羅京被確診爲淋巴癌,2009年6月5日,48歲的羅京永遠離開了觀衆;2009年3月14日,年僅32歲的大陸女演員李鈺,不幸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在北京病逝;2009年4月6日,34歲的臺灣女歌手阿桑,因淋巴癌轉移至乳腺而病逝於臺北;2013年9月7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其微博中透露自己患上淋巴癌,不過幸運的是,經過17個月的治療,李開復於2015年6月30日治癒,與死神擦肩而過。那麼,淋巴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要了解淋巴癌,首先要搞清楚,淋巴細胞是什麼?

淋巴細胞是人體健康衛士。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他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着機體內環境的“整潔有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石遠凱教授比喻說,蠶豆狀的淋巴結成羣地分佈在淋巴管彙集的部位和靜脈周圍,築起了保護人體健康的“防禦性長城”。另外,除毛髮、指甲、角膜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器官,如胃腸道、支氣管、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皮膚、甲狀腺等也廣泛分佈着大量的淋巴組織,共同組成保護人體健康的淋巴免疫系統屏障。

免疫系統就像人體的‘軍隊’,及時清除

淋巴瘤爲何“看上”年輕人

身體內發生突變或癌變的細胞。一旦免疫功能出現紊亂,癌變細胞就有機可乘。

淋巴癌也稱淋巴瘤,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爲淋巴癌,是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裏,其發病率僅次於白血病,而且從兒童到老人都可能發生淋巴系統的腫瘤。

目前淋巴瘤的發病率出現了不斷升高的趨勢,我國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年遞增率達到3%—5%,是所有惡性腫瘤中增長速度最快的。

“淋巴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提前,目前以30—45歲的中青年人爲主,且以男性偏多。”淋巴系統是人體很重要的免疫組織,青壯年時期的免疫系統處於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適應外界的變化,因此容易產生惡性改變。“另外,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心理壓力大、工作壓力增加、生活不規律以及過度疲勞等都是淋巴瘤的發病誘因之一。”

提醒,預防淋巴瘤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凌晨零點到3點務必休息,如果熬夜,免疫系統就沒有辦法得到休息,容易引發淋巴瘤。

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

由於惡性淋巴瘤的表現比較隱匿,不痛不癢,很多患者會將發燒等症狀與感冒病症混淆。因此,除了淋巴結腫大外,有三種常見併發症要特別注意——發熱:體溫長期徘徊在38℃—39℃之間,有持續高熱,也有間歇低熱,少數人有周期熱。消瘦:多數病人有體重減輕的表現,在短時期內減少原體重的10%以上。盜汗:夜間或入睡後出汗。

人的身體每個部位都會發出各種信號,從頭到腳,關注身體健康就要關注身體本身發出的信號。張文彭教授建議,個人對無明確原因的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尤其是脖頸、鎖骨區域或腋窩、腹股溝部位;經一般抗炎治療無效的“淋巴結結核”和“慢性淋巴結炎”;反覆出現淋巴結腫大;或者長期低熱、週期性發熱,特別是伴有多汗、消瘦等情況,應及時檢查,爭取在第一時間捕捉到疾病的蛛絲馬跡。

做好規範化診斷與治療

癌症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癒。淋巴瘤最早從淋巴結開始,表淺的淋巴結髮病最多。如果出現表淺淋巴結腫大,就要提高警惕了。

“淋巴瘤並非絕症,早診早治+標準規範+堅持不懈,完全可以獲得治癒。除了早發現、早確診之外,分型是否準確,首次治療是否規範,是決定淋巴瘤能否有效控制並最終得到治癒的關鍵。”90%的淋巴瘤復發和轉移主要發生在頭5年內,因此,定期隨訪非常重要。

一般定義上來說,腫瘤的“治癒”概念與“5年無病生存率”相關。長期觀察發現,腫瘤患者完成治療後如果平穩度過第五個年頭,其存在腫瘤復發的機率不到10%,此時可被認爲已治癒。“雖然不同亞型的淋巴瘤治療效果的差距還很大,但總體療效已有很大提升,並且已成爲少數能治癒的癌症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療、化療、放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目前,大部分淋巴瘤患者仍然首選化療。如果同時使用3—5種化學藥物聯合治療,可使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70%—8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40%—50%。而放療則能消除體內巨大腫塊和化療後的殘留腫塊。

此外,李開復在戰勝淋巴瘤之後也再三強調,飲食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沒必要挖空心思過分講究;一定要注意生活習慣,勞逸結合,切忌做“拼命三郎”,是自己負荷過大;不幸患上淋巴瘤也不要悲觀,要相信現在的醫療技術,保持樂觀。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