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健康科普 > 腳部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大病前兆

腳部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大病前兆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腳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腳爲精氣之根。鼻、耳、乳是精氣的凝聚點,腳是精氣總的集合點。頭腦清靈、步履輕健均爲健康的特徵。而頭重腳輕、腳腫履艱,爲病體之軀。因此,古今中外的養生健身方法,都極爲重視腳部的鍛鍊。如果腳出了問題,可要當心了,因爲這很可能是大病來臨的前兆。

腳部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大病前兆

腳腫

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太少、久坐、鹽分攝入過多等等都會導致腳腫,這些經過調整都能好轉,但有些疾病也會出現腳部腫脹的現象,如心血管病、肝、痛風、風溼病、腎病,內分泌等都會引起腳腫。所以如果出現長期腳腫,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腳部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大病前兆 第2張

腳跟痛

有時候站久了或走路走多了會出現腳跟痛,休息後就會緩解。有的腳跟痛卻有可能與炎症或損傷有關,如跖筋膜炎、跟腱周圍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等都會引起腳跟疼痛。如果長期腳跟痛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以免病情加重,影響走路。

腳的大拇指外翻或裏翻

很多女性都喜歡穿高跟鞋,一方面美觀好看,另一方面顯身高。但是時間久了,有的女性便會發現大拇指會有向外或向裏翻的現象,其中都是因爲高跟鞋長期壓迫大拇指,壓力太大所致。這時就要換個寬鬆點的鞋緩一緩,要是嚴重的話,一定要去醫院就診,以免出現腳部畸形等情況。

腳部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大病前兆 第3張

腳部麻

如果你的腳時不時就感到麻木,有可能是腳部血液循環不通,導致了阻塞,從而出現了血栓的現象。要是你有糖尿病史,出現腳麻的情況,一定要警惕是糖尿病足,爲了身體的健康,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腳癢

腳癢伴隨水皰、糜爛、脫皮等症狀,應是患了腳氣,特別是夏季氣溫高多汗,腳部不透氣易滋生細菌,腳氣容易復發。應保持每天清洗足部、勤換襪子,穿透氣的鞋和襪子。因腳氣會傳染,應避免抓撓,及時就醫進行正規的治療會很快痊癒。

腳冷

如果夏天在空調房待太久,出現手腳冰涼是正常的,缺少溫度和血液循環差是出現腳冷的常見原因,但很多人在一年四季腳都是冰涼的,這就要警惕是否是疾病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血糖太低、低血壓等可能會有腳冷的症狀。

腳熱

中醫將手腳心發熱分爲疳積脾虛型和血虛型,疳積脾虛是由於飲食無度並且不規律,長期如此損傷了脾胃功能,形成疳積而發熱,還有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的疳積發熱;血虛發熱是由於體質虛弱或者生病後尚未恢復導致的。在醫生指導治療的同時應積極補充營養,使身體儘快恢復,腳熱的狀況就會好轉。

養生先養腳的方法

1、按揉涌泉

按摩涌泉穴這是最常見的也是最主要的腳部保健的方法,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按摩腳心。唐朝大醫學家孫思邈就主張“足宜長擦”,而乾隆皇帝自己親身恭行的“十常”養生方法中也有“足常摩”。

古代學者陳書林記載了“擦涌泉”的養生術,並謂“先公每夜常自擦腳心至數千,是以晚年步履輕便”。蘇東坡每日睡前必行之事,閉目盤膝按揉腳心。

涌泉穴爲什麼被如此重視,又具有什麼保健功效呢?人之先天根於腎,涌泉爲腎經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涌出,爲精氣之所發。因此涌泉具有滋腎水、降虛火,鎮靜安神、健脾和胃、益腎利尿、舒肝明目、健足之功效。

指擦涌泉:以左手拇指螺紋面,緊貼右足涌泉穴皮膚,稍用力下壓,持續作往返摩擦,以右手擦左足涌泉穴,每天睡前、醒後各一次,可反覆摩擦30~50次,以足心感到發熱爲度。此法用力專於涌泉穴,刺激量比較大,舒肝降壓、益腎利尿作用顯著。

2、按揉腳趾

足趾部是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經氣交接的地方,按全息理論,五個腳趾能夠反映我們大腦以及臉部的竅穴,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右手拇指和食指按住左腳的大腳趾,做各個方向揉捏,然後再輕輕拽拉,其他的四個腳趾是一樣的,然後再用左手揉右腳趾。

足趾距離心臟最遠,末梢循環差,揉捏腳趾有助於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全身經氣的順接運行,保證經氣運行通常。另外還有健腦益智,宣通鼻竅,聰耳明目的功效。可防治頭痛、感冒等病症。

3、旋轉腳踝

活動腳踝的方法在《老子按摩法》中就有記載:“舒左腳,右手承之左右捺腳,從上至下直腳二遍,右手捺腳亦爾。前後捩足,三遍。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前後捩足,三遍。”捺即按的意思。捩即扭轉之意。

轉腳踝可以是站位或坐位。站立時,重心移向左腳,右腳尖點地,意足尖爲支點旋轉腳踝;左腳亦然。如坐位時,將左腳放於右腿上,左手輕扶左腳踝,右手握左腳五趾活動腳踝;然後左手活動右腳踝。無扭傷時,轉動腳踝,舒活筋脈,增加腳部活動的靈活性,預防扭傷。已扭傷,視情況輕輕幫助活動踝部,使氣血通行,幫助恢復。

提示:扭傷後何時及如何活動,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加重損傷。

4、魚際對腳心

就是將手之魚際部位擦揉腳心,以緩解疲勞暢氣血。

具體方法是,坐於凳子上,將右足放於左腿上,右手扶託右足腕。以左手小魚際處做上下推擦足心,至足心發熱爲止,另一足如法推擦。

此法爲推擦足心區域,搓足心可使足部血液通暢,進而通暢全身氣血,可有效地緩解疲勞,預防下肢痠軟。如睡前用熱水洗腳後擦腳心,效果更好,而且有利於睡眠,對於手足發涼也有很好的作用。

5、足心對手心

此法即以手部的勞宮穴按揉足部的涌泉穴,以達水火既濟的效果。

具體方法是,兩手掌搓熱,用左掌心對右足心,以全掌摩搓全腳,全腳發熱爲度。再以同發摩搓左足。睡前搓熱兩腳,可同時配合叩齒咽津法。

此法以勞宮穴對涌泉穴,從足跟到足心全面按摩,配合叩齒咽津,使濁氣下行,虛火下降。足部血脈經氣運行通暢,心火下降,腎水上行,可以防治高血壓、頭眩、耳鳴、失眠、頭頂痛、咽痛、足部痿弱痠疼、麻木浮腫及下肢攣疼等病症。

6、足跟搓足心

側臥或坐位,用左足跟搓右腳心,然後用右腳跟搓左腳心,以腳心發熱爲度。本方法方便簡單,用腳跟搓腳心同樣可以起到滋腎降壓、安神之功效,同時還可以鍛鍊腿部力量,可謂一舉兩得。

中醫養生如何養腳大家都知道了嗎?足部養生對我們身體健康很重要,看了上面的介紹,中醫足部養護的方法還不少,我們日常要多護理足部,希望這些中醫養生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健康長壽!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越來越注重養生,開始講究吃粗糧、做運動,但是很多人卻忽視了養護自己的足部。要養生,足部保養很重要,就拿泡腳來說,要泡出效果,也是有技巧的。

泡腳水溫40℃最宜

首先,就冬季來說,泡泡腳就是一種很不錯的保健方法。可以說,適宜的水溫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降低局部肌張力,而且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然而生活中,卻總有些人習慣在泡腳時把腳泡得通紅,並以爲水溫越高,效果越好。其實不然。

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爲宜。這是因爲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外,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當然,除了正常人之外,一些病人在泡腳的時候更應該當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爲這類患者容易併發周圍神經病變,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不到而容易被燙傷。除了水溫外,泡腳時還應注意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爲宜。

與溫水相比,用醋泡腳更好

用溫水泡腳是一個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用醋泡腳的保健效果要比溫水強很多。

提起米醋,大家都知道它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用它能做出各種味美可口的飯菜,但對於它的保健功效卻知之甚少。專家指出,用醋泡腳是醒腦提神的“良藥”。如果在溫熱水中加些醋,每天睡前用其浸泡雙腳,能起到強身健體、治療睡眠障礙、消除疲勞的保健作用,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

用醋泡腳之所以具有提神的重要作用,其原因在於,足是人之根,足部有許多具有重要治療價值的反射區。通過溫水泡腳,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血紅蛋白攜帶氧的能力,改善身體各部位因疲勞而導致的缺氧狀態,增強各系統的新陳代謝,有利於身體中二氧化碳和廢氣的排出,從而使人體得到放鬆,消除疲勞;同時,用醋泡腳還可以協調交感神經的興奮程度,調節、鬆弛緊張的神經,調和經絡氣血,使陰陽平衡,堅持日久,可大大改善睡眠質量,對失眠、多夢、早醒等睡眠障礙具有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在春季易發生春困的這個特定的季節裏,常用醋泡泡腳,對於人們保持旺盛的精力、有效防春困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常常在外外面可以看到足浴、足底保健的場所,說明足部對養生是很重要的,如果您沒有注意到護腳對您的重要性的話,不妨回家之後打上一盆溫水泡一泡,相信那舒服的感覺,會讓您喜歡泡腳的,而且還可能會收到意外的驚喜呢!

結語:大家現在知道腳部保養的重要性了吧,不過腳部保健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大家不妨試試,我們可以通過泡腳以及按摩腳部主要穴位的方法進行保健。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