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養生日曆 > 春季養生:五臟鬱熱清火妙招

春季養生:五臟鬱熱清火妙招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季五臟清火大招

冬去春來,陽氣開始生髮,天地之間一派欣欣向榮之象。這時候人體會怎樣呢?有不少朋友反映說雖然天氣還冷,但過了立春,有時就會出現口腔潰瘍、口臭便祕、心煩失眠、感冒發熱等火熱症狀,其實這是“鬱熱”在內不得外發的表現。爲什麼會這樣呢?

春季養生:五臟鬱熱清火妙招

冬季陽氣潛藏,人們活動減少,加之進食溫熱補品,氣血運行緩慢,體內熱聚。立春時節,自然界陽氣生髮,體內鬱熱相隨,表現在人體就容易出現頭痛眩暈、兩脅撐脹、打嗝泛酸、心煩易怒等鬱熱外散的表現。若進一步加重,熱傷陰血,常會出現便血、尿血、咳血、鼻衄。如果體內鬱熱嚴重,還容易感受外界邪氣,罹患諾如病毒感染、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等傳染性疾病,這也是春節傳染性疾病高發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初春時節清除體內鬱熱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肺經鬱熱

溫熱之邪從口鼻而入,或風寒入裏化熱,內壅於肺所致。

表現爲咳嗽痰稠色黃、氣喘息促、口渴、煩躁不安,甚則胸痛,哮喘,大便乾結。

蘿蔔甘蔗汁:白蘿蔔、甘蔗洗淨分別榨汁備用,每次取白蘿蔔汁20毫升,甘蔗汁10毫升,混勻服用,每日3次。

白蘿蔔“除疾潤肺、解毒生津”,甘蔗“其漿甘寒,能瀉火熱”,兩者合用,清肅肺氣,宣鬱化痰。又“蔗能化酒、萊菔能化食”,又可用於酒食過度,煩熱面赤,嘔逆少食。

胃經鬱熱

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膩、酗酒所致。

表現爲胃脘灼痛、反酸燒心、或渴喜冷飲、或牙齦腫痛出血、口臭、大便祕結。

點按內庭穴:最好在辰時(早7~9點)早餐後進行,這時胃經氣血最爲旺盛。可用大拇指按壓或火柴頭點壓,100次爲宜,每天按摩1~2次。清胃、瀉火、解毒。

肝經鬱熱

肝經氣血不暢,鬱而化火,多因情志不遂、熬夜引起。

表現爲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乾、急躁易怒、噩夢紛紜、脅肋灼痛、耳鳴如蟬。

荷菊飲:幹薄荷8克(鮮品10克)、白菊花12克,用沸水300毫升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

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菊花“久服利血氣”“養目去盲”,兩者同用清瀉肝火、開竅明目、開鬱安神。需要注意的是,薄荷不宜與甲魚同服。

腎經鬱熱

腎經氣血虧虛不暢,鬱而化熱。

表現爲兩顴紅赤、形體消瘦、潮熱盜汗、口咽乾燥、腰膝痠軟、尿赤遺精、舌紅苔少。

揉按腰眼穴:第一,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連續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第二,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經常做此法可以強腎瀉火。

心經鬱熱

心火積聚不得外發,轉而擾亂心神。

表現爲面赤口渴、尿黃便幹、舌尖紅絳,或舌體生瘡、腐爛疼痛。或見吐血、鼻出血,或見肌膚瘡瘍,紅腫熱痛,心胸煩熱,夜不成眠。

竹葉茅根飲:竹葉10克、白茅根20克,加清水1000毫升浸泡1小時,煮沸15分鐘,取汁飲用。

竹葉能“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白茅根能“除瘀血、血閉寒熱”,兩者合用,清心安神,味道甘甜,不僅功效,而且美味。

但需注意,白茅根忌鐵器,勿與鐵器接觸,砂鍋、搪瓷盆或者不粘鍋都可以使用。

預防妙招

相信通過上述方法,大家可以緩解很多冬春換季的不適。但如果想要預防傳染病,還得淨化周邊的環境。下面爲大家再支兩個妙招:

宮廷避瘟丹

大黃20克、蒼朮20克,碾碎調以清水,捻成藥丸如黃豆大,然後置於陰涼處陰乾。也可按藥物比例增加藥量,一次製作數個,保存備用。使用時將製作好的乾燥藥丸用火點燃,置於香爐中焚燒。每5平米居室用1丸。

此丹早先是清代皇室用來淨化空氣、預防傳染病的御用之物。

《本草正義》盛讚蒼朮:“芳香闢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驅除穢濁惡氣”。大黃氣味雄厚,瀉火解毒,與蒼朮配伍可以增強其清解鬱熱的功效。對各種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

葆嬰香囊

蒼朮2克、石菖蒲2克、川藳本2克、山柰2克、甘鬆2克、樟腦2克、冰片2克,研爲粗末,裝入香囊內縫好,佩於胸前,7~10天換藥1次。每次佩戴前可置於微波爐中小火加熱1分鐘,將藥性儘量揮發出來。

將這些藥物製成香囊掛在小朋友胸前,時時嗅吸藥物揮發出來的香氣,可以闢穢除濁,預防傳染病,還能避免蚊蟲叮咬。

方中蒼朮、石菖蒲、藳本芳香化溼、祛風散寒;山柰、甘鬆理氣止痛、散脾胃之寒,開胃消食;樟腦驅蟲,冰片開竅醒神。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