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天地 > 疾病預防 >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8.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南方,春夏季節空氣溼度大,室內外容易潮溼,那麼這種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呢?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內外溫差大

當冷空氣剛剛離開,天氣開始回暖,這個時候地表溫度還比較低,這個時候如果空氣相對潮溼,空氣溼度在90%以上,室外的暖溼氣流進入室內,當遇到溫度較低而光滑不吸水的地板時,就會凝結成水珠,這個時候地板、牆壁上就會產生回潮或返潮現象。

地表水分滲透

很多住一樓的用戶地板潮溼更加嚴重,這主要是因爲地面墊層下地基土壤中的氣態水分可以透過地面滲透到地板上,從而時地板房間溼度大。這種情況,一般在春夏天氣時,梅雨季節來臨時較多。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更容易誘發感冒

中醫認爲溼爲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影響陽氣舒展,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這是溼邪的病理特徵。

而回潮通常屬於寒溼,人的呼吸系統最怕寒溼,對於一些免疫低下的人羣,在溫差變化、寒溼嚴重時,更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從而誘發感冒。

容易感染或傳播疾病

回潮時,早晨容易出現大霧,許多傳染性疾病在潮溼的霧天更容易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這主要是因爲清晨霧天,空氣中的污染物不能向高空擴散,因此人在霧天出行更容易感染傳染性疾病。

另外,對於大霧天不建議外出鍛鍊,這樣不僅起不到增強體質的作用,反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誘發心裏障礙

在陰冷潮溼的天氣裏,心理素質較差的人會因爲混濁空氣而誘發抑鬱症等一些心理障礙,使人感到感到疲勞,情緒煩躁、抑鬱、焦躁。

這主要是因爲氣壓、溫度、溼度、日照、風等多種氣象因素作用於人體後,會影響人們的生理功能,從而引起情緒的變化。例如:氣壓越高,血液溶解氧氣的能力越大;氣壓越低,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氧氣的能力就越低,如果氣壓變化過大過快,就會使人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狀。這種生理上的變化,又會引起情緒的緊張和煩躁。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第2張

回潮天氣如何保持室內乾燥

隨時保持乾燥

在任何需要用到水的事情做完後,如洗手、沐浴後,要及時除水。洗澡後,可以用風扇吹乾地面;洗臉時可在地上鋪上毛巾或腳墊,隨時擦拭水跡。用大電風扇吹乾牆壁、天花板或地面等易受潮之處。

巧選除溼商品

如顆粒型化學除溼劑,適用於密閉小型空間,如衣櫃、書櫥等。選擇那些可重複使用的,它們吸飽水分後放在太陽下曬一曬就能再度使用,比較環保。木炭、竹炭可吸附水氣,兼具除臭效果,適合小面積的除溼,而且也可曬乾重複使用,但每3至6個月就需更換。貴重物品應專門存放,如相機、高檔手錶等,最好放到可調控溼度的防潮箱內,或放入密封盒裏並放置乾燥劑

巧用廚房裏的天然除溼劑。

1.蘇打粉,可以吸收溼氣,結塊後還能用來當清潔劑。

喝剩的咖啡渣,兼具吸溼、除臭雙重效果,放進紗布袋就是方便好用的小型除溼包。

洗衣粉,把它倒入紙盒中,放在需要除溼的角落,吸過水分結塊後可拿去清洗衣服,一點不浪費。但特別提示的是,洗衣粉、除溼劑之類別放在米桶附近,以免米吸收了它們的味道讓人難以下嚥。

溼敷法除黴斑

將紙巾捲成軸狀,放入加了漂白粉的水中,待紙巾吸飽“漂白水”後敷在黴菌生長的地方約10分鐘,大概一兩次就可以完全去除黴斑。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第3張

回潮天氣如何預防生病

保持清淡飲食,預防生

從中醫角度,可以用玉米、芡實、淮山煲湯,這些食材都有很好的健脾去溼效果。如果人體溼氣重,表現爲疲倦、食慾差,這些食物不僅去溼,也易消化與吸收,有助於恢復體力。對於感冒、慢性腸胃炎、關節病等患者,更要注意在食物里加些去溼的材料。

及時增減衣物

忽冷忽熱的天氣最易誘發感冒,小孩、老人、身體虛弱者尤要注意。不要過早的脫去冬裝換上單薄的春裝,等度過這一段陰冷寒溼天氣再換裝。

適當通風

在這樣的天氣裏適當通風也很重要,否則很可能會加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狀。在雨停後可以吧門窗開一下及時換氣通風。過後馬上關好。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春天是人們最好的睡眠時季,因此人們常說"春眠不覺曉",又有"春困"之說。一般來說,春天的睡眠質量比較高,也正適合進行調養。只有保持有規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才能起到一個好的保健作用。

注意生活衛生

回潮天氣,許多細菌容易滋生,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衛生,飯前便後、外出歸來一定要認真洗手,勤換衣服被褥,少去公共場所。

家中也要定期對室內物品進行消毒清潔;同時注意不食用不清潔的食物,過期、隔夜食物絕對不要吃。

回潮天氣是怎麼回事 回潮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第4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