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飲食顧問 > 小偏方 > 根據出汗症狀檢測健康情況

根據出汗症狀檢測健康情況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身體時常會出汗,由於天氣炎熱的身體被動出汗叫做靜汗,也就是被動出汗的意思。靜汗中有些異常的出汗情況,如自汗、和盜汗。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一覺睡醒後發現全身都是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有過泡腳經驗的人,一般會出現背部或者頭部等部位出汗現象,不同部分出汗或是身體健康狀況不同。
 

根據出汗症狀檢測健康情況

出汗部位預示的身體問題: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而所排出的汗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泡腳泡到後背有點兒潮或者額頭出汗就可以了,如果出汗過多或者出汗異常,則可能身體健康受到威脅。

1、泡腳上身出汗

多是由於氣虛造成的。氣虛一般表現爲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如果不太嚴重,可通過飲食進行調理。

2、泡腳下身出汗

多是由於腎寒引起的。腎寒屬於中醫陰陽失調的表現,建議,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加強體育鍛煉,戒菸戒酒,調整心態。

如果是女性,多是由於體虛冷陰,中醫建議,可通過補氣血來調理,也可長期堅持泡腳,打通經絡和汗腺。

正確的泡腳方法:

泡腳水要沒過腳背,選高些的木桶,以使熱水的溫度放鬆腳部及小腿。

泡腳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在38℃~43℃爲宜。

可先將腳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後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溫,足浴時水要淹過踝部,且要時常搓動。
  兩種異常的出汗情況:自汗和盜汗

何謂自汗呢?

中醫認爲,在沒有過度勞動、勞累的情況下,清醒時出汗,即爲自汗。對此,安徽省中醫院專家孫弟維採用四物湯加止汗藥如浮小麥、麻黃根、牡蠣、碧桃乾等治療。另外,對於“汗腳”,還可以用16克的明礬和16克葛根研成細末,加入適量水,患足放入浸泡即可。

何謂盜汗呢?

這是睡時出汗、醒後即止的臨牀表現,可採用當歸六黃湯治療,即當歸10克,黃芪30克,生熟地黃各12克,黃芩、黃連、黃柏各10克;或生熟地黃各12克,麥冬10克,黃芪2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甲魚蓋10克,黃芩10克。

專家介紹,汗症除以上兩種外,還有黃汗、血汗、心汗等,凡此種種皆由陰陽失衡所致。臨牀上有一種汗症稱作絕汗,即是陰氣、陽氣衰竭導致大量出汗,是急危重症的末期表現之一。

中醫提醒六種出汗情況: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診斷: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爲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建議:平時儘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2.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診斷: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爲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溼熱、血虛的表現。

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爲好。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診斷:頸部汗腺分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鍊,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緒影響到內分泌系統;預防感染;不要購買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儘量避免環境激素的危害。

4.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診斷:因爲腋下分佈大量汗腺,所以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建議:若診斷爲汗腺過大,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另外,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診斷: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爲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症狀。

6.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診斷: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爲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爲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爲這是人體肺經分佈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中國養生網小編總結:生活中有很多人,手腳心經常出汗,要經常換鞋換襪子。中醫把這種病稱作汗症,認爲是人體陰陽失調、營衛不和、腠理開闔不利而致汗液外泄。經過以上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飲食指南
生活常識
生活禁忌
食材
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