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美、德和臺灣預約診療已成習慣 門診七成以上預約

美、德和臺灣預約診療已成習慣 門診七成以上預約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5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臺灣的醫院分三個級別,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醫學中心有點類似內地的三甲醫院,區域醫院有點類似市級醫院,地區醫院就是縣、區醫院。另外,還有很多私人診所,在臺灣對醫生開診所沒有內地這樣嚴格的限制。

美、德和臺灣預約診療已成習慣 門診七成以上預約

在臺灣,轉診治療做得並不理想,民衆看病可以自己選擇癲癇病的發病原因,去私人診所,還是去醫學中心。直接到大醫院看病,醫保報銷的比例會低一點,自付的要多一點,但民衆不會在意這麼點開支。所以,和內地差不多,大醫院也存在排長隊看病、專家號難求等情況,只不過這個隊伍沒內地這麼長,醫院大廳沒內地這麼擁擠。

因爲區域醫院很多,私人診所也很多,臺灣的地區醫院面臨着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門診量不是很大,醫院正在變少、變小,或者向長期照護方向發展。

預約診療已經出現很多年了,一開始是電話預約,後來推行網絡預約,網上預約估計已出現10來年。可以提前一週、甚至一兩個月預約,預約時會給你一個具體時間,你到這個時間點過來看病就可以了。醫學中心的門診量,七成以上都是提前預約的。醫院現場掛號窗口也會留幾號靠前一點的號子,給現場排隊的患者,這些患者大多年紀比較大或者特別需要早點診治。

患者得轉變就醫觀念和守信醫院需簡化流程讓看病更便捷

“全門診預約·分時段診療”,是一種新的就醫方式。

我們的系列報道推出之後,也有醫生和讀者打進健康熱線反映:有點不適應,是不是以後都得遵循這個流程?其他國家或地區看病也要預約嗎?我們採訪了數名專家,每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制度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弊端,而預約診療、按時就診,在美國、德國、臺灣等地,已經是一種共識。

也就是說,預約診療是未來的趨勢,我們的就醫觀念需要與時俱進。

德國:得有下級醫生的“介紹信”

李雄

省立同德醫院心內科主任

曾赴德國柏林國家心臟中心進修

在德國看病,分兩條線走,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

一般身體不舒服,如常見的感冒、頭痛、高血壓等,得先到社區診所或找你的私人醫生看。如果病情有點嚴重,如心臟有問題,社區醫生會推薦你到上一級的專科診所,這些醫院有住院部。如果非常嚴重,會直接推薦你到大醫院,大醫院有很多,你可以自己選擇。

德國的綜合性大醫院和中國不同,醫院裏門診很小,有的甚至沒有門診,僅有的門診也是給教授開設專家門診的,而住院部卻很大。

病人不是自己想去大醫院看,就能自己跑過去的,必須有下面醫生的“介紹信”,其實就是一張同意就診的單子。當然,看急診不需要預約。

社區醫生開出介紹信的同時,也會幫你預約好大醫院的專家,你只要在約定的時間去就診就行。如果你約好下午3點,結果遲到了,3點半纔到,那對不起,只能重新再約。因爲每個時間段,都有不同的病人已經約好,你不能佔用別人的就診時間。

不過,在公立大醫院做小手術,如扁條體、闌尾炎切術術,那得排隊等待很長時間,甚至達半年之久。在公立醫院的醫療費用是納入國家保險體系的,相當於我們的醫保。

很多人不想等待,就到私立醫院看病或手術,私立醫院的費用要貴,需要自己支付或由保險公司支付。

美國:醫學中心的病人全部預約

毛建山

浙醫二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曾在美國UCLA羅納德·里根醫學中心進修

在美國UCLA羅納德·里根醫學中心就診的所有病人,都是其他醫院轉診過來的,而且全部是預約的。

醫生一個上午只看七八個病人,在每個病人身上花的診斷時間是比較長的。在醫生接診之前,所有的CT、磁共振等檢查,都已經由醫生祕書安排患者做好,一個醫生可能會有好幾個祕書。

當然,轉診到醫學中心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較嚴重,已經在下面的醫院看過。如果患了小毛病,基本都找家庭醫生或社區醫院,新病人在看病前還要登記填寫相關資料,在被醫院接受後,還得聯繫醫療保險公司,這樣保險公司纔會付費。

在社區醫院看病,也是需要預約的,而且預約好時間,就必須得準時到,因某些原因不能就診,需提前一天取消預約或重新預約。

所以,你會感覺美國的看病速度非常慢,有的患者等個小手術需要等很長時間,這點讓在美國生活或留學的中國人很不適應。

當然,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如摔傷、槍傷、突發心臟病等,警車或救護車趕來還是很及時的,也不需要預約或辦理複雜的入院手續。

臺灣:大醫院超七成門診預約

楊哲銘

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記者手記

就醫方式正在改變

預約,其實是一種契約精神,是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2010年,我省推出全國首個省級預約診療服務平臺。截至8月底,該平臺已接入醫院78家、醫生資源9979人,成功預約號子196萬個。

與此同時,北京、江西、雲南等很多省份都推出了預約掛號,這對方便百姓看病、緩解看病難起了很大的作用。

預約診療,在我省不僅依託省級統一掛號平臺,像浙一、浙二等醫院,還推出了銀行卡預約掛號、社區預約或診間預約等。放眼來看,我們的就醫模式正在發生慢慢轉變,預約就診是未來的方向。所以,我們的就醫觀念也需要跟上時代的節奏,預約掛號、按時就診不僅還醫院一個更爲輕鬆的就診環境,更讓自己節省了很多無謂等待的時間。

預約,就像購買一件商品時提前預定,但現在預約就診不需要患者付定金,這就需要患者能夠守信,不然就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

現在的預約方式是患者先通過網絡或電話預約,之後再按預約時間到醫院掛號室排隊取號,還是浪費時間。北京等地已開始計劃取消取號步驟,讓看病的流程更簡捷。我們也希望,未來看病不再需要反覆地排隊付費、不再一號難求、不再貴不可攀。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