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醫界要聞 > 專家談未成年人捐髓救親:風險不確知且不可控

專家談未成年人捐髓救親:風險不確知且不可控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2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談未成年人捐髓救親:風險不確知且不可控

在雙胞胎妹妹的支持下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7歲的施明照走出無菌病房

一項不斷被刷新的醫學紀錄背後

該不該讓孩子捐髓救親

受益於雙胞胎妹妹的造血幹細胞捐獻,7歲的施明照順利離開無菌艙,轉入層流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恢復治療;同一天,另一位10歲的男孩,則剛剛爲雙胞胎哥哥採集了骨髓,以備即將到來的移植手術。

這是9月19日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液科病房裏的一幕。

以未成年人爲供體,支持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正在成爲臨牀醫學挽救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患者的常見方案。

醫學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疾病得以醫治,但即使在這一救死扶傷的領域,“發展的困惑”也一樣始終存在。從某種程度上說,未成年人支持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所涉及的醫學科學與生命倫理的博弈,就是這種困惑的展現。

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義舉習慣被大寫的當下,縱是再高的道德褒揚,都不能替代它背後的更多焦灼與糾結。

兒童“義舉”更多是“父母之命”

沒有人會否認這個女孩子的勇敢,儘管要讓她真正懂得“造血幹細胞”的含義,可能還需等待多年。

9月19日,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液科病房。下午2時,7歲男孩施明照坐在輪椅上,由護士和媽媽推出無菌艙,轉入層流病房。自8月下旬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近30天的術後恢復,讓這個小孩子的臉上多了許多生氣。在旁人呼喊下,這個還很羞澀的孩子,揮手的時候終於露出了笑臉。

來自日照莒縣桑園鎮施家莊的男孩施明照,作爲一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此刻正在迎來新生。主治醫生黃寧說,康復出院以後,他的生活可與常人無異。而爲他捐獻了造血幹細胞的雙胞胎妹妹,在前一天的電話裏,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問他什麼時候回家上學

妹妹明媛現在已經回家上學,成爲一名正式的一年級小學生。一個多月前,正是這個稚嫩的小女孩,先是捐獻出了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又以一句“想和哥哥一起上學”的樸素表達感動了很多人,最終引來善心如流,以一筆筆的捐助資助他們完成治療。

當然,作爲一名完全意義上的未成年人,這個小女孩的“義舉”更多是“父母之命”。

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爲一項在醫學臨牀領域的重大手術方法,由於必須有供體提供體內的造血幹細胞方可實施,在醫學管理領域有着較高的要求和規範。

同時,因爲造血幹細胞來源的緊缺,也使得類似有關部門對造血幹細胞供體的保護多有要求,比如中華骨髓庫明確要求,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的年齡應在“18-55歲”。但對於親體間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相關條例並未有具體規範。

“親體間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應另當別論。”採訪中,一些醫生這樣認爲。事實上,這也是當前諸多手術醫生普遍的選擇。

自去年7月至今,黃寧已經成功實施2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其中多有未成年人的支持。她說,就當前的情況而言,以未成年人爲造血幹細胞的供體,必須取得其父母雙方的共同同意。其所在的科室主任畢可紅補充稱,“有一個明確反對,便不能開展”。

與民法通則精神一致的這一選擇,實際將孩子的行爲選擇權交給了他們的父母。律師李榮凱從未成年人監護權的角度分析認爲,只要法定監護人同意即可。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