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新聞 > 今日頭條 > 上班開車易怒是“路怒症”表現 責任心理是主因

上班開車易怒是“路怒症”表現 責任心理是主因

來源:養生百科館    閱讀: 98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車當防‘路怒症'!”日前,甘井子區交警大隊一位民警,在微博上發佈消息,稱早高峯時段兩位駕車去上班的市民因搶行發生刮碰,結果雙方均出言不遜,對罵起來,一度造成交通堵塞。本市一家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黃鶴女士告訴記者,因爲一點小事便失去冷靜,這就是“路怒症”的典型表現。據黃鶴所在的心理諮詢中心調查,目前在自駕車的上班族中,不同程度存在“路怒症”的人羣比例正在逐年升高。

上班開車易怒是“路怒症”表現 責任心理是主因

經歷小摩擦引發大沖突

昨日8時許,記者在西安路附近目睹了一場追尾事故,因爲前車急剎車,後車撞了上去。後車司機是位女士,下車後不由分說破口大罵,情緒激動,怪前車司機不會開車,而前車司機也不甘示弱,兩人對罵了起來,儘管有交警在一旁勸阻,但雙方的火氣卻始終都很大。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司機,大家有時候會發現,平常挺好的人,一開上車就變得急躁、粗魯,往往連身邊的親人都被嚇一跳。”負責在現場處理事故的王姓交警告訴記者,“特別是在早晚高峯時段,一些忙着上下班的人要是遇到擁堵,火氣就會升高。”

在所有能引發開車人怒火的事件中,不遵守交通規則最讓人“火大”。說起發生在幾天前的一次刮碰事故,在省直機關工作的李衛仍忍不住抱怨。那天他在長江路一處交叉路口等待左轉,右邊一輛黑色轎車插隊併入左轉車道,和李衛的車擠在一起,兩車都有損傷。雙方一言不合吵了起來。

分析責任心理是最大導火索

“上班壓力很大,要是趕上堵車,心理壓力會更大,在這種壓力下,情緒有波動也是一種正常心理表現。”黃鶴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路怒症”只能算是一種情緒反應,還遠遠不能說是心理問題甚或心理疾病。

黃鶴表示,開車的時候,人們普遍受心理壓力影響,情緒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此時如果遇到堵車、事故等非正常情況,就會變得非常着急。最重要的因素是責任心理。開車的時候,司機必然會揹負一定責任,由於心情緊張、時刻注意路況,對周遭情況的觀察面會變窄,此時如果有人亂穿馬路、有車隨意變道或者插隊,“司機出於責任心理,對這些違規行爲往往難以容忍。”

“你的行爲給我帶來經濟損失,耽誤了我的時間,造成了我的困擾,你要進行賠償。”黃鶴說,還有一個重要心理因素是補償心理。即使是最小的刮擦事故,無責任一方都會有補償心理,這種心理會讓調解的難度加大。

支招

別讓“路怒症”掌控方向盤

帶着“路怒”的情緒駕車,不僅會埋下安全隱患,也容易對自身健康造成傷害。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目前大約六成駕車者有“路怒症”表現。如何才能控制這種情緒,不讓“路怒症”掌控駕駛員的方向盤呢?對此,心理專家建議,管理心理壓力要遵循四大法則,不讓壓力主宰我們的情緒。

第一步“覺察”

即意識到自己處於壓力中。基本上所有人在壓力下都會有一些異常情緒表現,比如容易發脾氣、焦慮、缺乏耐心等,我們要認識到哪些是性格原因。

第二步“接納”

覺察到壓力帶給我們的各種異常情況後,要分析一下哪些是能夠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如果不能改變,就要學着接納。“寧等一分鐘,不搶一秒鐘”的心理暗示不止適用於等紅燈,整個開車過程都應該具備這樣的心理構建。

第三步“瞭解”

即異常言行的出現是否因爲自己心態出現了偏差,自己的習慣和態度是否需要改變等。比如說開車時自己難以容忍的行爲,別人一定也非常討厭。

第四步“行動”

改變消極的做法,才能迎來積極快樂的人生。開車時避免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儘量不去想工作生活中的煩惱;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比如堵車時聽音樂,和同車的人聊天等。總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改變壓力下的心境,遠離“路怒症”。

交警解說

“路怒”有何表現

甘井子區交警大隊的聶運軍告訴記者,“路怒症”概念最早來自國外心理學。醫學界把“路怒症”歸類爲陣髮型暴怒障礙,指多重的怒火爆發出來,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發作的人經常會口出威脅、動粗甚至毀損他人財物,也就是“攻擊性駕駛”。研究表明,約六成司機存在類似症狀,其現象主要表現爲:

一:開車罵人、吐口水,做粗野姿勢,如豎中指;或威脅恐嚇。

二:駕車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有動手衝動。下車挑釁別的司機;

三:喜歡跟人“頂牛”。危險駕駛,如開鬥氣車、英雄車;

四: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情緒像兩個人。

五:強行切入別人車道,故意攔擋別人進入自己車道;過分鳴喇叭或打閃燈。

六:故意撞車;開着車投擲物品襲擊其他車等。

“路怒症”本質上反映的是一種焦慮情緒,防止“路怒症”最有效的做法是自我調節,讓緊張心情“慢下來”。尤其是在駕車途中,如感到心情煩躁時,可以打開窗戶或放些音樂,轉移一下注意力,堵車時還可以做些頭部、頸部的按摩或舒展動作,以緩解疲勞,鬆弛神經。(聶運軍翟丙軍)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